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韩信是帅才不是将才,所以放在三国时代只能与周喻、诸葛亮、司马懿比较。这三位都有败迹,而韩信总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韩信放在三国是第一的存在,三国不归晋而是归韩。
▍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西汉名将韩信乃是大名鼎鼎的军事家,战绩骄人,东征西战,楚汉之战中,韩信在垓下击败项羽,取得最后胜利。最终,刘邦一统天下,成立大汉王朝,韩信功劳是很大的,其用兵之道,屡被世人赞叹,并被后世称为:兵仙。
韩信在少年时,由于家境贫寒,常被同伴欺负,胯下之辱更是令到韩信发奋图强,受一点屈辱算得什幺!将来我要出人头地,要发奋图强,不被人小看,纵我男儿本色,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出人头地而光宗耀祖。
韩信苦读五诗四经,读《孙子兵法》,对兵法造诣很深,行兵布阵自有一套方法。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枭雄逐鹿中原。韩信久仰西楚霸王项羽的英名,慕名投归。但项羽心高气傲,不把韩信放在眼里,其根本得不到重用,韩信无奈之下,只好投奔汉王刘邦,以舒展其一技之长。
韩信投奔刘邦后,经萧何推荐,刘邦只给他差事,让韩信做连敖,与各诸侯国农商粮食生产打交道,说白了便是粮仓管理员,负责管理粮食工作。
毕竟管理粮食工作枯燥而无味,汉军营中逃兵不止,韩信动了思乡之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韩信从军营中骑马逃了出去,萧何得知后,不好,韩信是个人才,不可失。于是,萧何骑马月下追韩信,终于将韩信追回来。
刘邦见萧何月下追一个小兵,不禁疑惑,按军规,逃兵是要处以极刑的,但萧何却出牌反常,必定有一定原因。
萧何推荐韩信给刘邦,要刘邦官封韩信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刘邦不服。韩信指点道,项羽残暴不得人心,汉王刘邦忠厚仁慈,甚得当地民心,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戴,杀出汉中,逐鹿中原,夺取天下。
刘邦心想,这小子应是个军事奇才,丞相萧何是不会看错人的。于是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统领三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积巴蜀之财富,取道陈仓还定三秦。
大将军韩信命樊哙和周勃负责修栈道,两人一听,这栈道山路崎岖,一二年都修不完,而韩信要两人一个月修完,这不是要命吗?
楚将章邯闻之大笑,刘邦这小子又搞什么鬼,拜一个钻裤裆的人为大将军,真不明白。于是,章邯派重兵把守栈道,防止刘邦率军入关中。
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和韩信率领大军攻打陈仓,不费吹灰之力打败楚军,占领陈仓,并扼守事关汉中生死的咽喉要道,汉军渡过谓河,攻打大散关。
章邯惊呆了,汉军正在修栈道,现在又攻克陈仓,唉,中计了,急调大军支援大散关。
楚汉两军开战,楚军之中大部分皆是三秦子弟兵,一直怨恨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叛将,而军心涣散,与汉军无心交战,结果楚军大败,汉军打败章邯大军后,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归降汉军,刘邦重新夺取关中地区,将与项羽争夺天下。
彭城之战中,刘邦六十万大军被项羽率军奇袭,楚军三万大军竟然斩杀十几万汉军,在古代军事史上是少见的,刘邦联军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而溃不成军。刘邦与吕后乘马车逃命,楚军追兵将至,刘邦为了逃命,不惜将车上两个儿子丢岀车外,幸得大将夏候婴下马救起,保住两个儿子的性命。
大将军韩信独坐帅印,开始反击楚军,在背水一战中,击败楚军的精锐赵军,夺取胜利。
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齐王韩信率军南下,自东向西夹击项羽,彭越率军西进,英布、刘贾、周殷率军由西向东,刘邦率军二十万向东进攻,韩信为汉军总指挥,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向项羽楚军发起攻击,并将其围攻歼灭。
垓下之战中,楚军伤亡四万多人,而汉军亦不好到那里,战争之惨烈,汉军亦伤亡惨重而死亡十几万人。
汉军在垓下将楚军团团包围着,楚军军营外响起四面楚歌,楚军不禁想起远方的親人,而思乡情重。楚军军心涣散,霸王别姬,夜深,项羽亲自率领八百精锐楚军突围。
天亮时,汉军发现项羽出逃,不好,虎归南山,后患无穷。汉将灌婴率五千大军追赶项羽逃军,项羽一路狂奔,在安徽阴陵山谷田野迷路了,一左一右,唔知边条路通往江东。刚好有一农户锄地,项羽上前打探问路,农夫向左一指,左边这条路可通江东。项羽并不知道是断头路,率部策马前去,汉军追兵已至,一路追杀,楚军已剩下28人,
项王逃到乌江边,部下只剩下二人,江边的船家招呼项羽上船,但项羽不为所动,想当初八千江东子弟兵伴随项羽打天下,现皆以阵亡,无一生还,天要项羽亡,不得不亡,此乃是天意也!我一人苟活于世上,还有何甚面目见江东父老乡親!
项羽转过身,与追兵撕杀,斩杀追兵百多人,自己亦身受重伤,项羽仰天长叹一声,挥剑自刎,后惨遭汉军分尸。
项羽自杀后,西楚灭亡。刘邦厚葬项羽遗骸,亲自主持祭礼,当场放声痛哭,哭的是相识兄弟的情谊,怜惜的是痛英才而失英才。
刘邦夺韩信的帅印,将其封为楚王,为淮阴候。
鸟弓尽,狡兔死,走狗烹。
韩信居功自傲,常称病不上朝,汉高祖刘邦十分恼火,但又没有什幺办法,如韩信不除,始终是心头之大石。陈豨引诱韩信,要反大汉,韩信竟然同意了。
吕雉知道韩信谋反的消息后,坐立不安,急召萧何,萧何说,高祖征讨陈豨,还不见甚消息,我何不假传圣令,说高祖凯旋归来,陈豨已死,到时韩信信已为真,必定入宫朝见。
萧何召见韩信入宫,韩信以为陈豨已死,死无对证其想谋反之事,便欣然入宫,韩信刚入宫,便被埋伏在左右宫中的刀斧手擒住,由于韩信有三不杀,不能见天地刀杀,吕雉只好命令刀斧手将韩信吊起,用竹箭将韩信射杀死。真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说到正题了,假如把韩信放在三国,其水平如何?
韩信军事水平虽强,但在政治上却是侏儒,没有处理好人脉关系,受君之福禄,为君之分忧,误听小人言,吃亏在眼前,晚节不保,终被吕后所杀,一介莽夫而已!
三国曹魏的司马懿,西蜀的诸葛亮皆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对兵法造诣更深,所有战术皆滚瓜烂熟,更是文武双全。
特别是司马懿,深藏不露而滔光养诲,而让到曹操抓不到一丝破绽,最终捱死曹操父孙三代,假痴不癫骗过曹爽,令其放松警惕,高平陵事件中,杀死曹爽,篡权夺位,取代曹魏,天下尽归司马家。
军事上,司马懿对阵五岀祁山的诸葛亮,坚守不战,消耗蜀军的战斗力,乃知道,蜀军劳师北伐,山路崎岖,粮草运输交通不方便,蜀军一旦断粮,便会军心不稳,诸葛亮便会率军撤退,魏军便会不战而胜。司马懿率领大军对阵诸葛亮大军时,蜀军即占不到优先,因为司马懿知己知彼,对蜀军了如指掌,如杀死诸葛亮,那司马懿的死期亦到了,狗兔死,飞狗烹,一个活着的诸葛亮,才是司马懿活着的筹码。
将韩信军事水平放在三国,是会屈居司马懿和诸葛亮之后的,韩信军事上虽有成就,但政治上的弱点,只能说明他是人生输家。
▍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在楚汉战争中,自从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才让韩信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刘邦的大汉天下,差不多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因此刘邦称韩信为创汉三杰之一,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作为战术家韩信也为后世留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诸多的战术典故,被后人奉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兵仙、神帅。
那么韩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他的天赋和暗熟兵法外,还是有很多外因条件的。
其一,遇上了刘邦这样的“不智不勇”会用人之主。刘邦宽怀大度,对人才不拘一格。他拜韩信为大将后,就放心大胆地放任韩信统兵出战。对韩信指挥的每次战役,刘邦从不干涉,任韩信尽情发挥。韩信统兵指挥作战,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多样,别具一格,随心所欲。正是有刘邦的不干预,才让韩信得心应手,酣畅淋漓地发挥了他的战术艺术。
纵观三国,曹魏的曹操、曹丕,出兵打仗,都是亲自统兵上阵,从不轻易放权他人独自统军;蜀汉刘备也是亲自挂帅统兵,以后的诸葛亮更是亲征亲伐,都不愿他人染指军权;东吴盘据江东,只想着孙氏的小地盘稳固安然,也时时遥控着统兵之将的作为。因此,韩信到三国时期,是很难得到独自统兵征伐的机会的。
其二,背后有深谋远虑的张良、陈平之辈为刘邦筹划,使韩信能在正确的大战略下很好实施自己的战术。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确实,刘邦在张良的谋画下,时时能把握住天下战略的优势。在张良的谋划下,刘邦首先进了咸阳,争取了关中民心,还利用天下诸侯对项羽的不满,让刘邦联结诸侯,争取了天下民心;劝刘邦忍气吞声,进入汉中积蓄力量,以待时而作,占领关中,以占据天下地利之势;刘邦彭城大败,垂头丧气之时,又是张良为刘邦策划了下邑之谋:让刘邦自己抗住项羽,重用韩信开辟第二战场,扫平各诸侯势力,采取大迂回之策,截断项羽粮道,联络彭越、英布,进而合围项羽。正是有了张良之谋,韩信才在此大谋略中,得以顺水顺风施展自己的精妙战术。
但在三国中,能与张良下邑之谋匹美的,当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但因关羽的傲慢,大意失荆州,致使隆中对策胎死腹中。就是韩信在世,因关羽的傲慢,张飞的骄纵,刘备的多情,诸葛亮的谨重,又怎能让韩信随心所欲呢?
其三,完美的后勤保障,让韩信能专心打仗,无后顾之忧。刘邦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萧何很有治国才能,巴蜀的天府之国,关中的沃野千里,和汉中、关中便利的水运条件,让萧何如鱼得水,为刘邦的军备,积聚了大量人力物力。刘邦抗项羽,韩信征诸侯,萧何都能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军粮战备,让他们放心地在前方打仗。正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后勤保障,让韩信再无后顾之忧,可尽情发挥他的兵法战术。相比项羽,就没那么幸运了,后方粮道不时被袭扰被截取,就是再强的兵将,能坚持多久?
可三国时期呢,能有萧何一样才能的,也只有诸葛亮和荀彧。但三国久陷大萧条,整个三国人口据说不足八百万,人力严重不足,产粮不足,长途运输又极为困难,就是有萧何在,也很难克服。更何况曹操多疑独霸,孙权心忌多变,刘备情重专任,诸葛亮事事亲为呢。韩信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想超常发挥,谋名图利,也是很难的。
因此,三国对峙不同于楚汉相争,经过汉朝四百年的冶炼,人们心性早已不再是楚汉相争那个单纯的年代,三国君主的素质修养早已不是刘邦、项羽可比,人们的思想也远比那时复杂多变,韩信如果到了三国时代,也只能像曹魏之张辽、满宠,蜀汉之王平、姜维,东吴之周瑜、陆逊,很难百战百胜,成为后世的“兵仙”、“神帅”的,其根本原因也许就是三国的主要领导们都太聪明了吧。
▍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假如韩信放到三国,就看的对手是谁了。对手如是曹操,韩信每战必胜的耀眼战绩可能就要暗淡了。雄才大略的曹操不但自己的能力突出,而且帐下一帮谋士也是强强联合。曹本人又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择善而行,总是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统一北方的强敌比起韩信的对手要强大得多。另外韩信的智囊团似乎正能量差点,比如蒯彻劝韩信反刘邦,韩信曾犹豫,后来成了谋反的罪名。比如出卖郦食其遭烹,实在是有点为贪天之地不择手段了,全不顾一点袍泽之情。因此说韩信的智囊团不如曹操的强大、忠诚、有眼光。
韩信如对抗诸葛亮、刘备,恐怕是也难有作为。诸葛一生唯谨慎,韩信的那点计谋逃不过诸葛亮的眼睛。看唐、宋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高于韩信。尤其是现代大学者钱穆说诸葛亮一人可比媲美两汉四百年英雄人物。因为有了诸葛亮才使得三国这段历史而耀眼。再说刘备的五虎大将论战力也可超过韩信的部将。
韩信的唯一強大对手是项羽,而项羽又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听不尽忠言,张良一个反间计就把范增搞掉了。项羽看似表面强大,实则常怀妇人之心,鸿门宴不杀刘邦铸成大错,遗患无穷。火烧阿房宫,杀子婴又是残暴无度,似此极端化的心理又怎能成其大事。
综观韩信的能力放在三国最多也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已,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很渺茫!因对手太强大了。
▍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韩信既然是传说中的“战无不胜”、那么把他放到三国里面肯定也是顶尖水平!即:放到东吴东吴胜!放到西蜀西蜀胜!等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也是猜测的!
实际的情况是、你韩信不管在哪儿、你的能力不变、但关键还是看你是否“走运”!如果韩信所到之处经常被人疑忌、经常受到排挤和打压,试想韩信再怎么有水平又能怎样?
所以,韩信放到三国里面究竟会是什么水平、这就要看他是去了“哪个朝向”!是北面生扶他、还是南面生扶他!是东面能发挥他的才能、还是西面遇到了贵人等等!
所以,韩信放到三国里面他的水平到底怎样:总之还须看他个人的“命运”!并不是说韩信有了才能就什么都行了!并不是说韩信会打仗他到哪里一切都完美了!这种简单的想象是幼稚的!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