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时的新闻审查制度为什么会在塔拉瓦战役之后解封?
▍美国战时的新闻审查制度为什么会在塔拉瓦战役之后解封?
激起仇恨,为下一步暴力做铺垫。
▍美国战时的新闻审查制度为什么会在塔拉瓦战役之后解封?
我认为,美国战时新闻审查制度在塔拉瓦战役之后突然松绑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借此开始为原子弹的使用进行舆论准备。
塔拉瓦战役造成的重大的人员伤亡,当时在美国招致了广泛批评。因为美国民众无法理解,在一个看似无关紧要而且孤立无援的小岛上,为何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塔拉瓦战役死伤惨重
从军事角度看,美军取得所罗门群岛和阿留申群岛之后,亟需建立一个横越中太平洋的前哨空军基地,以支援日后美军前进菲律宾,甚至进攻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所以接下来美军必须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但是美军如果想要在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使用陆基战机,而可以提供陆机支援的邻近岛屿只有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岛东北方的马绍尔群岛,但马绍尔群岛与夏威夷的直接联系,却被塔拉瓦环礁西南方的贝蒂奥岛给切断了。在这个小岛上日本驻有守军与空军基地,因此美军就需先攻占塔拉瓦。
这是战后军事史家分析的观点,听起来当然很有道理。但战场上的态势与选择,本来也不是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不同的权衡与判断,就会有不同的选择。我们更关注的重点是为什么这次战役招致了美国国内民众的广泛批评?
塔拉瓦战役千余死亡官兵
伤亡巨大是一个原因,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美军士兵的伤亡人数,而是美国媒体第一次破天荒地报道了美军士兵遗体的安葬仪式。
因为美国战时的新闻审查制度,一直禁止美军士兵的尸体,受伤和葬礼的图片出现在公共媒体。所以在此之前,美国公众只是“抽象”地了解到,美军正在远离美国本土的太平洋的小岛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而在塔拉瓦战役之后,在美国的媒体上,前所未有地突然出现了一千多具美军阵亡士兵遗体的照片,触目惊心。让美国公众第一次真正“面对”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胜利的惨重代价。这种震惊和触动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引起了公众的不安和怀疑。
一个月以后,罗斯福总统在圣诞夜演讲中“提醒”美国公众:战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通往胜利的道路是艰难的。
罗斯福总统圣诞夜演讲
但是为什么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开始的节节败退的最艰难阶段,通过新闻审查,过滤信息,向公众“报喜不报忧”;而在已经扭转了局面。甚至已经可以说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反而突然“放松”了审查,让公众了解战争的残酷呢?
战争不是一直就很残酷吗?为什么之前通过新闻审查,不让公众了解战争的残酷,而这时却又希望公众理解,胜利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通往胜利的道路是艰难的?
虽然我还并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这应该和美国研制的原子弹有关,但是根据各方面信息的汇总,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我认为美国战时新闻审查制度,在塔拉瓦战役之后突然松绑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借此开始为原子弹的使用进行舆论准备。
美国原子弹试爆准备
我们从时间上来看,虽然美国原子弹的正式试爆,是1945年的7月16日,但是其实在1943年春,美国原子弹就已经具备了理论上的成功,距离真正的实弹完成,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而且这个时间表显然是可控的。因为在1943年5月5日,曼哈顿计划军事政策委员会,就已经开会讨论是否用原子弹,打击特鲁格群岛的日本联合舰队基地的问题了。当时会上也有人提出了用原子弹攻击日本本土的建议。如果原子弹能否成功完全是不确定的,很难想象他们会开这样的会,讨论这样的问题。
美国第一次原子弹试爆
美国第一次原子弹试爆
不仅如此从1943年11月起,驻扎在美国俄亥俄州赖特空军基地的美国陆军航空兵装备司令部就已经开始部署“银盘项目”。所谓“银盘项目”就是用B-29轰炸机搭载原子弹,奔赴战区实施投弹的具体操作。
B-29轰炸机搭载原子弹具体操作
同时在加利福尼亚的穆洛克陆军机场和海军武器测试中心也已经开始进行了原子弹投弹演习训练。这说明到1943年的11月份,也就是在塔拉瓦战役之前,原子弹的实战操作演练都已经开始了。
能搭载原子弹的B-29轰炸机
而如果从结果来看,也恰恰是因为新闻审查的“解禁”,让公众充分了解战争的残酷,使公众产生了夺取一个“没人知道”的小岛礁尚且需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如果进攻日本本土, 将会造成多大牺牲的焦虑与担忧。而这也正是日后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最主要的理由。
二战历史的官方叙事通常是这么说的:因为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盟国被迫“对日最终一战”。为了迫使日本尽快投降,减少大量伤亡,所以美国使用了原子弹。
《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
但是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简而言之,德国投降之后,美英认为苏联实际上并没有遵守《雅尔塔协定》中的相关约定,将东欧各国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所以美国绝不能让东欧的局面在东亚重演,所以必须要抢在苏联之前,让日本向美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
日本早在《波茨坦宣言》之前,就已经秘联苏联斡旋停战。苏联一方面误导日本,一方面迷惑美国,为自己进攻日本赢得时间。(1941年4月13日 《日苏中立条约》)
所以当《波茨坦宣言》公布时,日本还完全被蒙在鼓里,仍旧寄希望于苏联的斡旋。日本内阁对应该如何回应《波茨坦公告》还在争论不休。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力主严词拒绝,表达日本的严正立场,但是文官内阁并不认同。所以铃木首相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以新闻发布会而不是政府声明的方式,试图模糊表达政府立场。在新闻发布会上,铃木首相使用了一个日文词汇“默杀”。这个词没有完全对应的中文或英文词汇。在日文中有不做评论,不表达意见,或者不予置评的含义。
铃木内阁
但是「日本同盟通信社」对外发布消息时,将其表述为英文的“Ignore”,意思是 “无视”或者“忽视”。而美联社和路透社的电讯稿,则直接将其翻译成了“Reject”,意思就是“拒绝”。结果媒体等于是“帮助”日本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宣言》。
裕仁天皇
其实日本拒绝还是不拒绝《波茨坦公告》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事实上日本在1945年4月份就已经开始透过中立国管道寻求停战议和,德国投降之后又请苏联出面斡旋停战。日本已经清晰的表达了希望停战的意愿,只是一直在寻求一个相对比较体面的停战方式。但是对美国而言,日本停战或者投降虽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何停战和向谁投降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波茨坦会议在1945年的7月26日结束。同日发表了一个会议的法律文件,就是《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但是7月16日,杜鲁门就已经获悉原子弹试爆已经成功。美军也已经获得明确授权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而事实上对日使用原子弹的演习一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在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后,美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其他制裁手段。因为在《波茨坦宣言》发布之前,事实上原子弹攻击日本的授权令就已经下达了。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三天以后1945年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按照原计划美国应该在8月19日再进行一次核打击,然后在9月和10月再各投三枚原子弹。当 时已有两枚原子弹弹芯已铸造完成,但最后的总装要到8月16日才能彻底完工,所以第二轮的攻击计划定在了8月19日。但是8月10日,日本提出停战请求,所以杜鲁门总统下达密令,暂停了第三枚原子弹的攻击。因为日本提出的停战请求没有得到同盟国的明确回复,所以到8月15日,日本以天皇诏书的名义单方面宣布放下武器投降。
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战后对是否有必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反对派的观点主要认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完全是不必要的。甚至像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总参谋长威廉莱希(William Daniel Leahy)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这些人都批评杜鲁门总统(Harry S. Truman),认为日本人已经被击败并准备投降了,使用原子弹这种野蛮武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裕仁天皇宣读无条件投降诏书
事实上在1945年6月,也就是核试爆之前,当时一些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就联名发起了一起反核行动。这就是著名的《弗兰克报告》(The Franck Report)。因为报告是以撰写该报告的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叫《弗兰克报告》。报告明确建议美国不要对日本使用核武器(不必用这种炸弹去对付有生命的目标)。报告明确指出:因为美国不可能对核武器技术永远保密。美国如果使用核武器,会迫使别国也开始研发核武器,从而导致核军备竞赛。
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
应该说《弗兰克报告》所预见的核军备竞赛后来都发生了。但是这个报告当时却被杜鲁门总统任命的“临时委员会”否决了。(Interim Committee)《弗兰克报告》的内容在1946年上半年解禁,但并不是全部内容,而是按照曼哈顿计划官员的要求,删掉了一些最敏感内容。
威廉莱希(William Daniel Leahy)
所以从时间上分析,简单说,在1943年的11月,也就是塔拉瓦战役之前,美国已经有了准备对日使用原子弹的计划,并且计划中的一部分前期工作也已经启动了。所以利用塔拉瓦战役报道解禁新闻审查,为原子弹的使用开始进行舆论准备,是完全可能也合乎逻辑的。
另外从后来的事态发展也不难看出,如果没有之前充分的前期舆论准备,那些反对使用原子弹的核物理学家和军事指挥官的专家意见一定会在普通民众中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原子弹的使用毫无疑问会带来非常大的争议和批评。事实上美国政府也应该是预见到了可能出现的民意危机,所以提前进行了舆论准备。
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
杜鲁门总统(Harry S. Truman)
------------------
推荐阅读:
宝宝晚上睡觉特别爱闹腾,易醒爱哼唧,喂了葡萄糖酸锌钙也没用,怎么办?
上一篇:如何给初学者讲解中国象棋?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