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在上面,射击手是如何瞄准敌人的?
▍抗战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在上面,射击手是如何瞄准敌人的?
机枪是火力压制
▍抗战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在上面,射击手是如何瞄准敌人的?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捷克式轻机枪?这可是个好哥们啊,当年咱抗日的时候,可帮了大忙,如今的抗日片里头,您没有两挺捷克式撑场面,这电视剧似乎都不够味,导演都的跳脚。
当然神剧除外,他们恨不得人手一支,那场面都看不下去。
好咱接着说!
咋说呢?捷克式轻机枪在1927年到1939年之间,咱打外边购买和咱自己仿制的捷克式就有十万多挺。
所以咱说他是明星枪这都不过分,毕竟那会作为持续火力支援的重机枪,咱太少了,而且这重机枪好是好,转移起来也太费劲了。
当年咱和日本人开打,就是因为重机枪这火力一开,被人家的什么九二步兵炮或者什么迫击炮盯上了,让人家一砸一个准,没法子呀,就是太重了,转移不方便。
而这捷克式就不一样了,打几枪,一个人抱着就能跑,生存几率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在冲锋的时候,咱还能提着捷克式进行冲锋,马步这么一扎,扳机这么一扣,哒哒的子弹就吐出了,能给冲锋的步兵提供一点火力支援。
所以那会捷克式可要比重机枪吃香啊!
那么咱对这捷克式投入多一点关注,那也是应该的。
这里头最让大家伙感到费解的是,这么好的枪,他为嘛把个弹匣整上头呢?咋就那么显摆,这明摆的让人射击的时候,感到不舒服吗?
这是俩问题,咱先回答第一个弹匣为什么整上头,然后回答如何瞄准。
捷克式的弹匣为什么放在了上边。
咋说呢?这应该算是一种时尚吧,当时的轻机枪都是这么干的。
您比如说,感觉捷克式不错,英国就进行了仿制改进,最后出来的布轮机枪,最明显的就是加大了弹匣的子弹,足足三十发,比捷克式多了十发,但也造成这枪整体比较重。
而这弹匣,他们就没改,依然搁在了上头。
还有著名的转盘机枪,那大转盘就在上头放着。
这还有日本人的九六式轻机枪,就这玩意不仅弹匣在上头,而且机枪还给配了一把刺刀,您可以想象一样,端着机枪拼刺刀的日本人,也不知道日本人是咋想的?
其实您把这弹匣搁到上头,他头一个就是影响视线,再有一个就是因为这弹匣口是朝上的,他很容易在环境恶劣的战场上,掉入土块或者石头子啥的,这就不好了。
那么他们咋还这么干呢?
这要怪就得怪,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轻机枪——麦德森机枪。
这枪是在一个叫做威廉.郝尔曼.奥卢夫.麦德森的丹麦炮兵上尉的帮助下生产的,哎!要不说外国人的名字长呢?
开始人家是为了生产一款自动射击的步枪,提供给骑兵使用的,所以他的供弹方式,就效仿了步枪那种从上边供弹的方法。
大家伙可以想象一下,三八大盖是不是打开上面,往里头塞子弹的?那会的步枪都这么干。
这供弹方式定型之后,由于用户对这枪不怎么满意,不断的提出要求,最终就变成了顶部供弹半自动步枪,他们叫他机步枪,一战结束之后,这才定性叫他轻机枪。
这玩意特别好使,各个国家不仅买,还想购买专利,搁到自己家里头生产,俄罗斯人,英国人都想这么干,结果俄罗斯爆发了革命,英国人口袋太瘪了,都没弄成。
此后这枪二战结束后都在生产,光丹麦就装备了五十年,到了1970年的时候葡萄牙的陆军还在用。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说明,这枪的经典,既然这么经典,其他的轻机枪在设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要把这弹匣上置的毛病给学了过去。
所以捷克式的这个样式的来历,也没啥惊人之处。
后来的勃朗宁看到了这个缺点,把这弹匣改到下边,但这在当时不是主流,只是后来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那么弹匣你上置了,这视线肯定要被那么一大坨的弹匣给挡住了,你咋瞄准呢?
这您就把那小心肝妥妥的放在肚子里好了,军工们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军工们把准星和照门放在了枪体的左边,所以机枪手想用瞄准的时候,只要把这头歪歪一下,从左边去瞅那照门和准星,达到三点一线的要求之后,直接扣扳机就成。
而且捷克式还体贴的给机枪手准备了一个调标尺的东西,那就是同样被设置在左边,弹匣旁边的一个圆形的标尺调节器。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好奇了:“那你放左边,那肯定会影响精度啦?”
您这么想也对,这多多少少肯定会有所影响,但您也别忘记了,这枪叫轻机枪,他的根本目的是用来进行压制对方火力的,他可没有步枪那种精度射击的要求。
也就是说您能压制了就好,至于打中打不中的那到是其次,他是排在第二位的。
可就算是这样,依据捷克式的各种优点,这反而不是很重要的,他的精度虽然因为这准星和照门左偏差了一点,但其实没有咱想的那么不好,还是很好用的。
您要知道,就这捷克式,当年生产出来不仅装备了捷克的军队,他还销售给了十几个国家,光出口就出口了十二万挺,后来他们不是被德国人占领了,这枪才停止了外销。
所以捷克式绝对是好东西,精度上不去的话,他也卖不出去不是?
而且这弹匣搁在上头也有好处,至少出了问题,维修的时候很方便的,就光这一点,他就不是弹匣下置不能比拟的。
这还不算,降低火线的高度这块还有优点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抗战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在上面,射击手是如何瞄准敌人的?
的确,如果不注意的话,这把枪会被人误认为没有准星。同时,也会有不少人觉得,机枪不就是用来提供火力支援的吗?如此一来,只要大致瞄准一个方向,朝瞄准的方向进行火力输出就可以了。因此,有没有瞄准基线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但事实上,捷克式机枪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同时,这把机枪和其他类型的机枪还有不少的差距。那么,这把枪和其他机枪究竟有何区别呢?就拿抗战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歪把子机枪来说,歪把子机枪弹夹少说也有30发,这样一来即便是间接突突多少也能给军队提供点火力输出,但捷克式轻机枪最初的时候,弹夹仅仅只有20发,可以说稍微手抖一下,就得换下一个弹夹。
那怎么克服这种困难呢?尽可能的适应枪械,然后去瞄准敌人在开枪。毕竟,这把枪射程可不同于一般的步枪。据悉,捷克式步枪高达1000米,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扛着轻机枪点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由于在那个年代技术水平有限,经常会出现卡壳的情况,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只能将弹夹倒立起来,放在枪管上方。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这把机枪的精度,但实际上这把枪在设计时,竟然还在机枪侧面设计了准星。然而,这并不是最让人意外的,最让人意外的是设计出来后,竟然没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机枪手的瞄准。
那么上面那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事实上,任何枪对于人来说,只要设计出来就有一定合理性,这个时候学着去适应就好,当习惯之后就会发现,好像也并没有特别难。当然,话说回来,弹夹还是多少对机枪手的视线有一定影响的。
▍抗战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在上面,射击手是如何瞄准敌人的?
这种弹匣上置的机枪在一战乃至二战之前研发的一票机枪里都是标配,不光捷克,还有布伦、刘易斯、DP大盘、麦德森、FM24等等这一票全是上置供弹。毕竟对于当时自动武器的可靠性偏低,而上置供弹带来的供弹可靠和维修勤务性是下置供弹不能比的,而且还能降低火线高度。
至于怎么瞄的话,用弹匣的就把照门和准心移到左边啊,虽然这对精度确实会有些不利影响(不单要调整上下归零,还得考虑左右归零),但机枪作为一个概率射击的全自动武器,影响不算太大。
而弹鼓弹盘啊这种,直接加高照门准心就行
▍抗战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在上面,射击手是如何瞄准敌人的?
这个问题看过真枪就明白了。
捷克式轻机枪是上个世纪我国大量进口使用的机枪,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其最显眼的特点是弹匣顶置,上方供弹,不过这么一来,传统的照门和准星就被迫挪位置了。
挪到哪里去了呢?看上图,很明显他的准星是侧置的,那么答案就有了:
捷克式轻机枪的准星和照门都设置在枪身左侧,射手瞄准时可以避开弹匣的影响。
同类机枪,例如英国布伦式和日本九九式/九六式等都是类似的瞄准原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