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爷威风八面,权力非常大,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清朝的王爷威风八面,权力非常大,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清朝王爷光靠俸禄就别活了,养活那么一大家子人,俸禄只是王爷收入的一小部分。
北京有句老话,叫:“礼王府(代善系)的房,豫王府(多铎系)的墙,肃王府(豪格系)的银子用斗量”。
清代王爷的收入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清前期皇子诸王和功封铁帽子王旗权、庄田的收入占比很大,清朝中后期的诸王及恩封铁帽子王因为旗份儿和庄田被分割殆尽,所以他们的利用权利而得到的其他收入占比很大。
第一是田租、房产和生意
亲王、郡王所在的旗(八旗),每旗都有宗室皇庄,分为大庄、半庄,每庄的田亩数目不一样。
顺治二年题准,赐给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大庄,每所地420亩至720亩(清亩)不等。半庄每所地二百四十亩至三百六十亩不等,
顺治五年,凡和硕亲王,赐园十所(后降至八所),每所有地一百八十亩,十所就是一千八百亩。
凡多罗郡王赐园七所(后降至五所),七所共计一千二百六十亩。
什么概念,1800亩合计约120公顷,紫禁城才占地72公顷。
即便是到了清中期的嘉庆年间,被革去王爵监禁的礼亲王昭梿,他被没收的田产也有960亩之多,当然这是礼王登记造册的分配的庄田,可能仅是礼王府地产的冰山一角。
因为清朝顺治在1644年、1645年、1647年三次颁布圈地令“跑马占地”后,大量的耕地被赐予宗室、功臣,登记造册的仅是分得的土地:
皇庄地亩核明坐落四至,其余某旗某王公官兵有地若干,坐落某县、村庄四至某处,造具清册二本,一送户部存案,一送直督照式造册钤印发各州县收贮,如有旗民互争田土,即据册察勘。
看似土地不多,但别忘了清朝耕地是能买卖的,顺治初年定:
第一等地每三十亩作价银四十八两,二等地作价银三十八两,三等地作价银二十八两,四等地作价银十八两,荒地作价银十二两。
房地产不仅是今天投资市场看重的,当年清朝王爷也做投资,大量的购买、兼并甚至霸占土地。
拿八个功封铁帽子王垫底的庄亲王(乾隆凑数封的)举例,庄王在功封王里旗权旗份儿最低,甚至不如克勤郡王(镶红旗头族)的地位,但丝毫不影响土地收入。
但经过历年的经营,清末庄亲王府长史桂斌在民国初年详细记载了庄亲王在各地的庄园数量,庄王在京畿庄王府有地七万八千余亩。在张家口、承德等处有地四千余亩,在独石口有地七万一千余亩,在山西省有马厂地三十二万四千余亩,在辽宁九县有地七万余亩,总计五十五万余亩,即五千多顷。
有人计算过(不确定),光绪十三年,全国赋田近九百一十二万顷,而庄亲王一府,就占地五千多顷。也就是说,庄亲王一个王府就占到赋田总数的近一千七百分之一,要知道当时两亩地就能养活四口人,可想庄王府五十五万亩能养活多少百姓。
属于王爷们的皇庄王田和耕地,极少一部分由内务府和王府包衣(奴才)管理,大部分则由佃户包租耕种,由庄头儿管理,大量的田租及农作物的收入归于王府。
另外,除了皇庄王田外,还有牧马场,顺治十二年覆准亲王牧场方二里(来去是梦),郡王牧场方一里,其次王府还有山林、淤地、房产、果园、别院、园林等,去世后还赏赐面积巨大的园寝。
王府的产业还包括大量的赌场、青楼、当铺、门店、古董、丝绸、药材、饭庄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雍正王朝》中没有爵位的皇十三子胤祥赏赐给包衣一处四合院跟闹着玩似的,但这的确是王府的九牛一毛。
其次,“规礼”银两和灰色收入
“规礼”是下属对上司馈送的礼金,三节两寿的,(王爷和福晋的寿诞)府内府外的包衣自然少不了节礼、寿礼。
地方官员则要给手握实权、分管一司的王爷们奉上寒暑的冰炭银,除此之外其他无固定的各类“孝敬”更是不胜枚举。
灰色收入这一块更是大头进项,王爷们也并不是一天到晚提笼架鸟闲的没事干,一般都在朝廷当差,除了负责宗室“业务”的,还有负责各旗旗务的,当然还有分管朝廷事务的,如工部、礼部、刑部三部,理藩院等差(成败皆空事的,更有管理内务府、领侍卫、步军衙门、军机处等总理王。
宗室讨爵位,旗人领禄米,巨贾要工程,洋人搞投资,官员求升迁,督抚怕弹劾,各行各业都需要渠道,你说哪个不愿巴结天潢贵胄、一手遮天的王爷,当时那怕市井小民能得着王府包衣的身份就能在大街上横着走,干好了立功说不定能抬旗,上三旗的包衣可是皇帝的“奴才”。
说到贪污纳贿的项目那就更多了,要说清中前期王爷们的“廉洁程度””还好一些的话,到了清中晚期就是“礼崩乐坏”了。
清朝最后一位授封的铁帽子王,和硕庆亲王奕劻是清末第一“贪”,他“雁过拔毛”的本领令人发指,荣禄去世后他大权在握,开始收受贿赂,榨取民财,发展到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公然卖官鬻爵,被当时的人们讥为“庆那公司”。
如段芝贵给奕劻送上白银10万两,买了黑龙江巡抚,盛宣怀用六十万两买了邮传部尚书。袁世凯就别提了,朝廷上上下下要到庆王府去“烧香、拜佛”。
虽然庆亲王奕劻没有分得那么多(来去是梦)的庄园土地(想分也没有了),但是他的收入却丝毫不比那些功封的铁帽子王少。
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史蒋式瑆奏劾他在英商汇丰银行存入一百二十万两私产。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奕劻七十诞辰,所收礼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奕劻最后在国外洋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
另外一位清末肃亲王善耆(女儿即汉奸川岛芳子)庚子年慈禧西逃,他奉懿旨回京和李鸿章及奕劻一起负责与八国联军“谈判”,结果一看肃王府都被烧干净了。
慈禧为了弥补他,让他用崇文门的税银重修肃亲王府,崇文门是北京九门中的“税门”,清末每年收个大几万两的银子还是有的,可是被善耆拒绝了。
因为肃亲王善耆是清末少有的改革吏治派之一,面对艰难的时局还算分得清轻重,二是礼王府本身也“不缺钱”,上文说的传说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就指的肃王府。
据说肃王府的银子多到怕发霉,每年都要晒银子,其实这是为了防盗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方法,是用整张刚剥下的鲜牛皮将银子包好,再用牛筋缝严,等牛皮风干后坚固无比,若想取出银子,必须用刀割破牛皮,历代肃亲王都使用它。
最后才是俸银:
亲王年俸一万两,郡王年俸五千两,偶尔来个“赏亲王双俸”再得上一笔,算是惊喜。
以上是指一般的世袭罔替王爵或者皇子亲王,还不包括其他的王爷。比如清初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恭亲王奕䜣(成败皆空),和硕怡亲王胤祥,和硕宝亲王弘历,和硕和亲王弘昼这些监国摄政以及备受宠信的亲王,国家都是他们的,王府收入的钱对他们来说就没有感念了。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朝的王爷威风八面,权力非常大,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在两汉和魏晋时期,这一阶段的王爷们权力最大,并不仅仅拥有大量的财富。而且还拥有大量的封地和军队,这是地方藩王对抗皇帝的资本。因此,在西汉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到了西晋王朝又爆发了八王之乱。鉴于分封制度的种种问题,从隋唐时期开始,中原王朝的王爷们基本上都成了富家翁,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由于明朝再次出现了王爷叛乱和争权的情况,清朝入关之后,吸取了明朝的经验教训。对皇族成员的管理非常严格,在正常情况下,皇族成员不可能接触到什么实际权力。
按照清朝的规定,亲王每年的俸禄为1万两,郡王每年的俸禄为5000两。其实,清朝为王爷们规定的标准并不低。清朝一品大员每年的俸禄只有100多两银子,亲王比一品大员的俸禄高得多。但既然是贵族,自然就要过非常奢侈的生活。依靠朝廷的俸禄,最多能花两个月。在《雍正王朝》中,很多皇子都不得不向户部借钱。因此,除了朝廷的俸禄,王爷们还需要想其他的办法。根据计算,清朝一位普通的王爷,每年最少收入10万两银子以上。不同类型的王爷,挣钱的手段也不一样。
首先是一些近支的王爷们,由于皇帝的工作太多,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会把一部分工作交给近支的王爷们处理。例如在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老十三胤祥负责了很多工作。对于这样拥有实权的王爷,地方官员当然不敢得罪。地方官员每年都会送给京官们冰炭敬,对于那些位高权重的王爷,地方官送的是最多的。依靠地方官的孝敬,王爷们已经能够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在慈禧太后时期,重用了庆亲王奕劻。庆亲王奕劻非常的贪得无厌,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整个清朝官场都知道庆亲王的胃口很大。
对于近支王爷们来说,收入非常高。但是对于那些远支王爷们来说,皇帝不可能把任务分给他们。因此,这些王爷收到了冰炭敬很少,基本上需要依靠其他的渠道,其中就包括“经商。”在清朝历史上,京城里的大部分商铺都会寄名在各个王爷的名下。首先,由于在名义上属于王爷的财产,不需要缴纳各种赋税。第二,京城的地痞流氓和差役们不敢上门找麻烦。即便是远支王爷,也不是市井无赖们敢得罪的。在这些店铺中,王爷们仅仅实际控制了一少部分,大部分都是寄名,每年向王府缴纳一定的银两。
对于清朝的王爷们来说,每年最少收入10万两银子,有的王爷甚至能够收入50万两以上。但是在1912年之后,随着清朝的灭亡,王爷们也丧失了往日的权力。在影视剧中,一个军阀曾经高傲的说:“现在,什么王爷都没有司令说话好使。”这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在清朝灭亡之后,皇族成员们都失去了依靠,不再享有往日的特权,一些王爷甚至开始变卖自己的家产和住宅。到了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甚至出现了皇族成员挖掘自家祖坟的情况。由此可见,此时的皇族已经没落到什么地步。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清朝的王爷威风八面,权力非常大,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说出来你肯定不会相信,清朝绝大多数亲王、郡王都不算富裕。
按照清朝规定,亲王与郡王的收入并不高:
亲王 俸禄:10000两 粮食:10000斛
郡王 俸禄:5000两 粮食:5000斛
贝勒 俸禄:2500两 粮食:2500斛
贝子 俸禄:1300两 粮食:1300斛
亲王俸禄是每年白银一万两,大米10000斛 ;郡王俸禄5000两,粮食:5000斛;
另外,清朝的亲王以及郡王,皇帝还会赐予一些田庄和商铺,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收入了,我还说清朝的王爷不富裕呢?
这是因为清朝的王爷需要养的人也有很多,比如王府的太监宫女,虽然是内务府派下来的;但是也需要王爷发工资,还有王府侍卫、护军以及王府长史这些王府属官的俸禄都是需要王府花钱的。
更何况身为亲王/郡王,那么经常还要送一些东西“孝敬宫廷”,不管这个皇帝是自己父亲还是兄弟,都是需要经常性孝敬的。
而且清朝对宗室受爵控制的很严格,就是亲王的嫡次子、庶子也只能获得很低的爵位,甚至因为考试成绩不好,一辈子都只能做一个闲散宗室的儿子都有,有爵位的儿子不说了,那些考试考不好,一辈子做闲散宗室的儿子,王府是不是要养起来?就算不要养起来,至少三五个月得给点生活费什么的吧。
更何况还有上一代王爷的陵墓要不要修葺?本支穷亲戚要不要照顾?
最惨的是清朝除非是“铁帽子”亲王,不然一般亲王都是“降等袭爵”,换言之,亲王的儿子是郡王,郡王的儿子是贝勒;爵位的降低不仅仅意味着俸禄的减少,还意味着当年皇帝赏赐的田庄什么的要还回去一部分,因为当年是按照亲王规格赏赐的,现在变成郡王,那么多余的田庄就必须还回去;除非皇帝说不用。
这么一算下来,就算是每年一万白银,大米10000斛的亲王,都不算特别富裕。
要知道清朝雍正年间实行养廉银制度后,总督每年的养廉银是13000—20000两,而巡抚是10000—15000两,而总督和巡抚要养的人可比清朝亲王、郡王少太多的。
因为清朝王爷们确实不算富裕,所以清朝后来照顾王爷们,宣布王府的护军薪水由朝廷负担,结果反而造成许多王府“吃空饷”,比如清朝规定亲王有400侍卫,但是可能某王府实际侍卫只有50人,剩下350人的薪水归王府。
以上说的是没有职务的,有职务的更惨;比如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他就因为工作不谨慎,被乾隆帝处罚“永久停俸”。
清代对于有职务的亲王、郡王非常不友好,比如乾隆帝的弟弟和亲王弘昼就被曾经遭到“罚俸三年”的处罚。
那么,清朝王爷们想致富怎么办?
多买地,当“房东”。
皇帝赐的田庄要还回去,但是王府自己买的不用。
所以在清朝,有一些王爷脑子比较清醒,有钱就买地。
比如康熙帝第五子胤祺的儿子,第二代恒亲王弘晊,他就用亲王的收入买了许多京师郊区的田地以及京师内的商铺,一段时间恒亲王特别抠门都成了京师王爷圈子里的笑谈。
可是等到嘉庆、道光朝,当年那些笑话恒亲王弘晊的那些王爷的子孙,因为祖上没有留什么财产,外加自己也不会挣钱,甚至有些王爷的后人穷到饭都吃不起的地步;但是由于恒亲王弘晊给恒亲王府买了许多田地和商铺,使得即使到了清末,恒亲王府依然是京城相当富裕的王府。
由此可见,清朝王爷收入真的不算高,想致富还要靠自己经商。
▍清朝的王爷威风八面,权力非常大,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满清王爷待遇一般。亲王俸禄年金1万两,米一万斛。郡王俸禄年金5000两,米5000斛。
特殊情况下,摄政王是3万两,米三万斛,辅政王1.5万两,米1.5万斛。而全满清历史也只有两位摄政王,一个辅政王。
摄政王多尔衮:
辅政王济尔哈朗:
摄政王载沣:
所以通常最高水平的是赏亲王双俸,也就是双倍亲王俸禄的2万两及两万斛粮食。
不过,这些钱看起来多,但根本不够。亲王府上上下下数百乃至上千人,这些俸禄连基本吃饭都很勉强,还不要说日常用度、养活儿女妻妾参谋智囊,正常人情交往,对皇帝的年节孝敬与进贡花费。
所以,王爵有三大收入来源:
一、自身的土地收益,门客奴隶从事工商业甚至高利贷的收入。
二、具体职务带来的各种灰色收入,比如冰敬炭敬别敬。或如庆亲王那样贪污受贿。
别说贪污受贿,满清10大总督,18巡抚15提督最长是3年一换,每年平均14位换岗,最低的别敬银子都是500两。每年还有上千人的从四品以上官员换岗,这些别敬加起来收入四五万两不是问题。人家送这钱的意思是,不是因为王爷在任命过程中说了自己的好话(那得另外计算),而是没说坏话。
三、作为掌握旗务的高级爵者,下属旗丁做官要按照年节孝敬钱财。门下包衣等推荐出去当官也得孝敬。
▍清朝的王爷威风八面,权力非常大,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清朝的王爷一年能收入多少钱?这个其实每个王爷的地位与权利不同,收入也就不同,下面我来说下一下这个问题:
清朝的王爷
在古代封建社会,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爷的权利是非常大的,皇室皇子成年后,不仅会有王爷封号,分封土地以及无数的金银珠宝,而且还会分封大量的军队,会皇帝的中央集权产生了极大地威胁,随着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以及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到了隋唐开始,着重削弱王爷的军权,要土地可以分封土地,要金钱可以给你金钱,但是你不能自己有军权。
这种制度随着宋明的发展,到了清朝已经非常完善了,清朝的王爷看来风光无限,其实没有多少实权。
清朝王爷的固定收入
按照清朝的规定,亲王级别的王爷,每年固定收入1万两白银,郡王级别的每年5000两。这在当时已经很高了,要知道清朝的一品大员,当时每年的俸禄才只有100两!清朝的王爷的俸禄比一品大员高了50到100倍!
但是既然身为王爷,那么府中的开销用度也就非比寻常,据说10000两只能够王府两三个月的开销,那么剩下的时间去哪里弄钱呢?
清朝王爷的额外收入
近枝王爷
首先是一些离皇帝近枝的王爷,别看古代皇帝中央集权,但是他一个人肯定是负责不了这么多的工作,那么就会安排的心腹或者与自己一条心的兄弟来负责,比如雍正皇帝即位后,老十三胤祥就接替了雍正的不少工作。这样一来,王爷就有了实权。下面的官员就会很巴结这样的王爷,这样一来二去的,王爷的灰色收入就显著提升。
远枝王爷
对于那些隔了三四代的王爷,他们的收入来源于经商。以钱生钱的方法,这些王爷们玩的都很溜。
在清朝,很多的商铺酒肆当铺什么的,都会挂名在王爷名下,王爷虽然没有实权,但是特权还是有的,王爷名下的财产是不需要交税的。而且王爷名下的店铺,官差与恶势力也是不敢得罪的。
而这些店铺每年是需要向这些远枝王爷支付不少费用的。
所以,算下来,对于清朝的王爷们来说,每年最少收入10万两银子,有的王爷甚至能够收入50万两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