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被判凌迟处死?
▍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被判凌迟处死?
“凌迟”起始于辽代“刑法志”(裕称:千刀万剐)、1.明代名臣:方孝儒因反抗朝廷发动的“靖难之役”被凌迟而死,2.刘瑾:胡乱干涉朝政被处罚“凌迟”,3清代初期努尔哈赤女儿萎石清、在清政府斗争中被处以极刑!太平天国首领:石达由于抗 清失败、凌晨被“剐刑处死!嘲讽慈喜太后的凡人当面调戏了环就地被处死!
▍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被判凌迟处死?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刑法,俗称千刀万剐。就是刽子手用锋利的小刀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行刑时,刽子手第一刀会在犯人胸前割下一块肉抛上天,名曰祭天肉。第二刀把犯人头皮隔开翻下来,遮住犯人的眼睛,已达到不能与刽子手四目对视,名曰遮眼罩。据说,明朝的大太监刘瑾被割3700刀,割了三天才气绝身亡,中间还喂以米食。
历史上有记载的被凌迟之人不下几百。最有名的莫过于蓟辽督师袁崇焕和翼王石达开。
袁崇焕乃明末蓟辽督师,可谓后金克星,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胜利,打破了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据说,努尔哈赤就是因为败在袁崇焕手下,忧愤而死。后来,在己已之变中,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擅自议和,擅杀大将的罪名,判处袁崇焕凌迟之刑,临行前,袁崇焕口占诗一首: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何愁无勇将?忠魂依然守辽东。
据记载,袁崇焕被割3465刀,始终一声不吭。每割下一块肉,百姓争相买之,或生食,或拿回家煮之,可怜堂堂蓟辽督师最后竟落个尸骨无存。关于袁崇焕之死,学界至今尚有争议。一种说是冤杀,一种说是罪有应得。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著名的军事将领,曾杀的曾国藩几乎投江自尽。后因受到洪秀全的猜忌,为避免被杀的下场,不得已率军出走。独自转战于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省,末了,因为大渡河水位暴涨,石达开几次强渡都失败,在弹尽粮绝之后 ,石达开舍命以救三军,亲赴清营谈判。骆秉章背信弃义,残杀石达开手下几千士兵。石达开在公堂上慷慨陈词,历数清军罪恶。恼羞成怒得骆秉章判处石达开凌迟之刑。
行刑之时,石达开面不改色,坦然处之。与他一同受刑的曾仕和被割了几刀后哀嚎不已,石达开怒斥道:“大丈夫何遂不能忍此须臾之痛”!石达开被割了1000多刀,眉头都没皱一下,就连在场的四川布政使刘蓉不得不钦佩:“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做摇尾乞怜之语。临刑之际,神态怡然,是丑类中最悍者”。
太平天国的将领一旦被俘,多被凌迟处死。皆无惧色,慷慨赴义。就冲这一点,无愧于人间奇男子。
▍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被判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是历史上最严厉的惩罚,出此之外就是满门抄斩了
满门抄斩的不一定会凌迟处死,但凌迟处死的一定会满门抄斩。
凌迟处死一般为以下这么几点:一是起兵造反对抗朝廷的,比如方腊。
二是为皇帝老儿深恨不已的,如袁承焕。
三是恨之入骨的仇家,如吴三桂凌剐了刘宗敏。
另外还有一些生前没有遭到惩罚,但在死后遭到焚骨扬灰的,如东汉末年的张角和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在中国历史进入民国之后,这种惩罚就不多见了,一来是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二来君主制已经结束,再用如此残酷的刑罚,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被判凌迟处死?
首先解释一下“凌迟”这个词的含义。
“凌迟”本作“陵迟”。“陵”原指那种坡度慢慢降低、很平缓的土丘;“迟”作动词,意为铺平或刮平。所以“陵迟”的本意是由高而低、慢慢趋于平缓的铺平或刮平土丘,后来演变成了那种千刀万剐的酷刑的名称。
陵迟之意,本言山之由渐而高,杀人者欲其死亡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
历史上最早有记载“享受”到凌迟之刑的应该是南北朝时的兰钦子京。不过那时还没有确定为“凌迟”这个词,当时叫做“脔割”。
这位兰钦子京本是南梁的徐州刺史,在与东魏作战时被当时东魏事实上的执政者高澄擒获。成了俘虏的兰钦子京被高澄羞辱性地任命为自己的厨师,兰钦子京非常不爽,找了个机会,趁给高澄上菜的时候刺杀了他,而自己也被高澄的弟弟高洋抓住了,结果受到了“脔割”,被千刀万剐。
时太原公洋在城东双堂,入而讨贼,脔割京等,皆漆其头。
这个高洋就是北齐政权第一位事实上的皇帝,也是北齐皇族这一大家子精神病加变态中的佼佼者。这种千刀万剐的酷刑,由他开头实施,真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到了唐代时,剑南四川节度使刘辟反叛,兵败被擒,也被朝廷施以脔割之刑。大文人韩愈曾在他的《元和圣德诗》里具体描绘过脔割刘辟时的画面,单从文字而看,都觉得分外恐怖:
……
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末乃取辟,骇汗如泻。挥刀纷纭,争刌脍脯。
……
这种脔割之刑被明确称为“凌迟”是在《辽史》中,受刑之人是辽国叛乱的贵族耶律滑哥,史载在叛乱平定后,他和儿子耶律痕之“俱凌迟而死”。
到宋朝时,“凌迟”被确定写入皇帝诏令,使用范围和对象被明确下来,成为了法内之刑,不再是那种用以补充的、非常设的刑罚了。所以在后来也就很常见了。
历史上受过凌迟之刑的名人不少,像明朝时著名的大太监刘瑾,被割了三千多刀;还有明末的袁崇焕,连被割的具体数字都有,据说一共剐了3543刀才咽气,真是可怕。
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一群宫女谋杀皇帝,事发后,以杨金英、杨莲香为首的十六名宫女连带着两位妃嫔曹端妃、王宁嫔,一起被“寸磔于市”,凌迟而死,连皇族成员身份都避免不了这种可怕的刑罚。
清代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被擒后凌迟而死;晚清时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革命党烈士徐锡麟,也是受着凌迟之刑而死。
这些都是死于凌迟的名人了,此外还有很多;至于那些不大出名的、或者没有留下名姓的,应该更是数不胜数了。
至于怎么看,只能这么看:
▍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被判凌迟处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被凌迟处死的人,要说最让人震惊的非袁崇焕莫属。这位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大明王朝最后的钢铁长城,不仅被凌迟3000多刀,割下来的肉还被他奋力保护的百姓们争抢生吞。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不禁心有余悸。
葫芦岛兴城火车站站前广场袁崇焕雕像
相比于古代其他学霸,袁崇焕算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一直到35岁才考中进士,仅被任命为福建的一个知县。作为文官的袁崇焕却特别喜欢军事,经常学习钻研兵法,常跟退役的老兵讨论边境上的军旅生活及战事情况。所以袁崇焕对边关的战事情况比较了解,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镇守好边关。
袁崇焕画像
天启二年,袁崇焕进京面见明熹宗朱由校,经过一番交谈,受到赏识,被破格提拔到兵部当差,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界任职,之后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并且用红衣大炮将努尔哈赤击成重伤不治身亡。回到朝廷封赏时因为受到魏忠贤党羽排挤,愤而辞官回家。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诛杀魏忠贤,袁崇焕重新受到重用。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防线,攻入关内围困京师,袁崇焕率兵回防击退了皇太极。
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怕袁崇焕得势,便以三条罪状弹劾他。一是弹劾他擅自杀死了东江岛的守将毛文龙,毛文龙驻守的东江岛距离后金的首都沈阳很近,时刻起到牵制作用,毛文龙死后,后金进攻关内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二是弹劾他暗通皇太极,袁崇焕曾擅自与皇太极进行和谈,可能是缓兵之计,但被当做了把柄。三是弹劾他市米资敌,袁崇焕曾用明朝的粮食去跟蒙古人换马匹,因为蒙古的军马好,而这件事崇祯帝原本是不同意的,只是袁崇焕坚持说这样有助于打仗,他才不得已同意,蒙古人和袁崇焕换来粮食后,立马就分了一半给后金。这三条罪状,都指向了一个大罪,就是通敌卖国。当然这些都不可能成立,毕竟袁崇焕和皇太极有杀父的不共戴天之仇。
新编京剧《袁崇焕》剧照
崇祯皇帝本就是个多疑之人,这时皇太极顺水推舟,使了反间计,彻底坐实了袁崇焕“通敌卖国”的罪名。于是崇祯下令将其下狱,凌迟处死。
百姓痛恨痛恨清军、自然也痛恨袁崇焕通敌卖国。据传袁崇焕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就被路边的百姓咬死了,他的耳朵被咬碎,脸上有一些肉还被百姓吃了。而《石匮书》中则明确写道,“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岳飞说壮志饥餐胡虏肉,平常人说恨不得喝仇人的血、吃仇人的肉。像袁崇焕这样的忠君爱国,保国安民的大将,老百姓竟然对他如此的仇恨。想象那个场景,百姓必是群情激奋,而袁崇焕和那些舍生忘死保卫大明的将士们应是万分悲凉。你能说,在进行时态下,群众的眼睛就一定是雪亮的吗?
袁崇焕墓
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他死后家人被流放三千里,并被抄没家产,但是家里没有一点余财。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令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墓。
这就是历史,光怪陆离,出其不意。不仅有让人荡气回肠的一面,也有让人胸闷气节的一面。
------------------
推荐阅读:
陈友谅的后人被朱元璋迁到朝鲜后,陈理和他的后人后来怎么样了?
上一篇:小说遮天是烂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