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图书销售的逻辑变了吗?
▍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图书销售的逻辑变了吗?
逻辑变没变不知道。 我以前买书更多的是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然后觉得很好,或者说看到书的故事很动人就买了。
蕫宇辉卖书让我觉得书更有意思,他能把书中的故事人物思想更深刻的表达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去延伸,让我有一种不一样的解读。主要是能抓住大家在意的点,能引起共鸣所以我会觉得很好。
当然这和他个人的知识和认知有关系,但我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他离我不远,不会像那些大佬一样遥不可及。所以我会有一种错觉读他读的书会变的和他一样说话言谈那么有趣,这就是他打动我的核心点。
▍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图书销售的逻辑变了吗?
个人觉得,图书销售的逻辑,并不会随着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而改变。
现在是快节奏的生活,即使大家都承认阅读有用。
然而,很多人对于阅读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脑海中不时会闪现出想要阅读的冲动,实际上却很难付出行动。
我相信,董宇辉卖出的图书,先不说价格和质量,基本上街边的书店随处可见。
为什么大家选择去董宇辉的直播间购买图书,说白了,董宇辉将一本本“平淡无奇”的书,讲出了新的高度,新的观点,令大家心生向往。
这里所说的“平淡无奇”不是说书不好,而是说,大家在逛书店的时候,未必会去买。
即使是中外名著,经过各种大咖无数次的推荐,大家购买后,也未必能够看得进去。
这一点,大家可以翻一翻自己的书柜,看一看,到底有多少本,被别人推崇,甚至告诉你不看肯定会后悔的书,你买回来之后,依然只是翻看几页,就放到角落里吃灰。
董宇辉卖的书再多,也只是董宇辉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已。
我们从董宇辉那里买书,又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喜欢董宇辉,喜欢董宇辉的讲解而去购买呢?
即使很多人购买了董宇辉推荐的书籍,我相信,依然有人会翻看几页后,任凭书籍放在角落里吃灰。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喜欢的,我们未必会欣赏。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所以,适合别人的书籍,未必适合自己。
即使别人再看的津津有味,我们也未必能够看的进去。
所以说,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只是董宇辉个人能力的体现,跟图书销售的逻辑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头部主播,凭借个人的影响力,也能够卖出大量的书籍,这也只能体现在个人的能力上。
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喜欢董宇辉,而去购买书籍的呢?
很多人完全是因为董宇辉在讲解书籍时的状态,从而对董宇辉推荐的书籍产生了兴趣。
这就跟电影的预告一样。
很多电影的预告片非常的吸人眼球,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然而,等到电影上映后,很多人就会感到失望。
我相信,购买书籍的人也一样。
虽然通过董宇辉的介绍,对书籍充满了期待感,从而购买了书籍。
等到书籍到了手中,自己未必有时间,有心情静静地沉下心来,去看完这本书。
阅读书籍,应该是因为自己喜欢而去购买。而不是因为喜欢某个人而去购买。
当然,通过董宇辉对于各类书籍的解读,能够提升大家的兴趣,从而选择购买董宇辉推荐的书籍。
这从长远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最起码,大家开始试着去阅读。
只要大家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提升自身的内外修养,从长远来说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图书销售的逻辑变不变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大家都能够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吸取有营养的东西,从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就足够了。
这个社会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改变本身。
▍董宇辉卖书破千万元,图书销售的逻辑变了吗?
我不知道图书销售的逻辑是什么,以前读书就是需要了才买。
一般是涉及到一些资料,参考书籍,小说类的几乎不买实体书。就是读电子书。
朋友们之间推荐的书一般也是电子书,毕竟现在读书app很多,有些还能听,挺方便的。所以不怎么买书。
自从听了董宇辉的推荐书,突然就觉得电子书不香了。
还是实体书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更有感觉。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标注出来,也可以及时标注一些当时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在孩子眼中我们再也不是天天拿着手机玩手机了。
我其实是很喜欢家里有满墙的书架,放满了书,闲暇时间随手拿起一本读起来,很有时光的味道。
以前也有些不舍得投资的意思,现在觉得营造这样一个家庭氛围,自己没事拿起几本书来读,真的是最好的身教。
在孩子的世界里,身教的作用要比言传好使得多。
所以,董宇辉让我开始慢慢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推荐图书的路上,董宇辉算是一骑绝尘了。
------------------
推荐阅读:
如何评价鲍国安、张丰毅、陈建斌、于和伟、赵立新五版曹操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