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个体户全年几乎没有休息日,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勤劳吗?
▍中国的个体户全年几乎没有休息日,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勤劳吗?
在80年代初期的时候,个体户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
那个时候做生意很丢脸,朋友、同学要是知道了都觉得很害臊,也羞于跟你经常来往了。
事实上,当年个体户基本上就是待业青年的代名词,听着硌耳,看着更扎眼。
“个体户”也被称作“街边仔”,因为他们多数从摆地摊出道。
据说,1981年底,全国个体户首次突破100万户。
不到六年时间,个体户户数就翻了几番,超过了1000万户。
个体户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真的是“夜市开,交警忙”!
那个年代,回城知青大潮引发就业压力,全国800万下乡知青如洪潮一般涌回城市,城里处处人满为患,大批年轻人等待安排就业。
为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北京西单,广州西湖路、珠江路等地开始有了灯光夜市。
从1986年开始,这些夜市晚上5点一开,就有交警来维持秩序,不让汽车通过,因为人太多了。
这就造成“脑体倒挂”了!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个体户先于脑力劳动者进入了市场经济,他们大多卖茶叶蛋、卖服装、开理发店。
个体户最先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有钱赚还在乎什么休息日
俗话说,老大靠了边,老二分了田,老九上了天,不三不四的倒是赚了一点钱。
改革初期,农民和个体户、民企乃是市场化最早受益者。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官员不做官了,事业单位、国营单位的铁饭碗不要了,他们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去,到自己敢到的地方去。
80年代汽车十分少见,北京只有首汽一家公司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很少。
当年大多是外国人才乘坐出租车,司机们挣的是外汇券。
他们开出租一个月赚两三千也很轻松,其他工作一家子也就七八百的收入,所以司机成了很多人向往的职业。
之前,和文化相关的工作受到热捧,作家、教师是相亲时的香饽饽。
那时人们追求的是稳定和体面。
但是,后来个体户赚钱的事传开了,很多人满脑子都是赚钱,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休息日。
当然,没有休息日,也反应了个体户的不得已,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面,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个跟勤劳也有些关系,但是勤劳不是主要的,是市场环境决定的了
咱们可以看看当年成功的人的创业故事,看看个体户是怎么闯出来的。
有“中国鞋王”之称的王振滔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市场触觉,从个体户干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由3万元起家,创建了拥有6亿元资产,曾经创利税1亿多元的奥康集团。
这个美好的故事里,不为人知的是,王振滔出生在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农家,17岁就背井离乡,他曾在武汉当过“站街小木匠”。
他非常离奇的创业之路,令人泪目!
他的原始积累可以说就是在荆棘丛林里艰难爬行。
1965年,王振滔出生在浙江永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3个弟妹。
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有时候连吃饭都吃不上。这样贫寒的家庭却给了王振滔奋斗的动力。
事实上,温州曾经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学一门手艺就可以安身立命,而且要学就得趁早。
所以初二那年,家里让王振滔辍了学。
此时此刻,王振滔的数学老师,做了一件让他受益终身的事。
这位老师走进了王振滔家里,激动地说:“这个小孩,若不让他学习,让谁学习呢?家里的钱如果不够,我把自己的工资给他,我可以培养他!”
就这样,贫困的母亲让小振滔自己决定,他最终选择了继续读书。
他读到高一的时候,眼看着家里实在支持不下去了,身为长子的王振滔还是被迫退了学。
后来,17岁的他背井离乡,随堂舅舅到武汉做起了小木匠。
每天,王振滔举着写有“打家具”的小木牌站在街头揽生意,在此期间,他遭受了日晒雨淋和各种冷嘲热讽。
这种居无定所的“站街木匠”生活,对少年王振滔来说是一种磨难,当然也是一种历练。
那个时候,中国依然处于商品短缺时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温州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精明的温州人提着帆布包,倾巢而出奔赴各地,推销各自的赚钱“宝贝”。
做木匠的王振滔在湖北见到了不少老乡,他们推销电器、皮鞋,收入比自己做木工多很多。
不久,王振滔也加入到这支营销大军中。
因为没有本钱,王振滔就选择了不用先期进货的电器产品,带着样品和产品目录回到湖北推销,客户看样订货后,他再回温州厂家下单,从中就可以赚取一点差价。
想当年,温州是中国鞋都,制鞋业历史悠久,早在15世纪温州鞋就已经成为贡品。
据说,80年代布鞋和大头皮鞋包打天下,款式新颖的温州鞋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做了一年多推销,王振滔意识到,推销鞋能够现款现货,资金周转快,于是改行做推销皮鞋了。
凭着此前建立的良好口碑,他从5家皮鞋厂赊到了第一批皮鞋,日夜兼程赶到他比较熟悉的湖北鄂州。
地段好的门面,他是租不起的,国有商场又不让他这个小个体户进去买鞋子。
寻找了好几天,柜台依然无着落。
王振滔一脸沮丧地回到招待所,倒头便睡。
早上起来,打开包一看,他惊呆了!
一夜之间居然莫名其妙地多出11万元现金来!
再一看,不对呀,包是一样的款式,但不是自己的那个,同室的另一个住客也不见了。
王振滔立马想到是那人离店的时候提错了包。
11万元对于当时的王振滔来说太有用了,别说柜台,就是租个漂漂亮亮的门面也是没问题的。
可王振滔想都没想,提着包就冲出门去找寻那位粗心的人。
经过一番周折,才物归原主。
那人感激不已,两人后来就成为了朋友。
闲聊时,王振滔谈到自己的难题,那人一听,随口就说:“我有一个朋友在五交化商场当经理,我去说说,兴许能行。”
商场经理终于答应提供给他一节半柜台试试,条件是提前缴纳一些租金。
王振滔的皮鞋花色繁多,在商场皮鞋柜台一片黑的“背景”下独树一帜,且物美价廉,一双真皮皮鞋售价才18元,比别的商场便宜一半多。
开业没几天,他的柜台前就排起了买鞋的长龙,一天就有三四千元的纯收入。
与此同时,他还把不同款式的鞋子分别取名为“老板鞋”“健美鞋”,使得他的柜台迅速成为皮鞋潮流的风向标,连周边市县的客户也慕名而来了。
月底结算,王振滔一个半柜台的销售额,居然比商场其他10个柜台的总销售额还高。
他迅速还掉了赊欠的货款,又赊来更大的一批货。
就这样,王振滔在迅速的产品流转中积累了原始资金。
个体户往往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不休息是为了更上一层楼,成为大商人或者大老板才是很多个体户的最终目标
对老王来说也一样,他不想一辈子干个体户,他要用个体户的资金积累,来一次大创业。
后来,在杭州市武林门广场,5000多双从各地查抄而来的劣质温州皮鞋被付之一炬。
在杭州市民的拍手叫好声中,这把火,烧痛了温州人的心。
武林门事件直接导致了温州鞋业的信誉雪崩。
温州许多鞋企纷纷倒闭,勉强生存下来的,则改换门庭打出了上海牌、广东牌,做贴牌子销售了。
这场信誉危机,逐渐蔓延到温州其他行业,更把温州鞋人推到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王振滔也没能在这场风暴中幸免。
两年的资金积累损失殆尽,从头来过,王振滔发现偌大市场已无温州鞋的立锥之地。
面对无情的现实,王振滔深刻感受到了“声誉”的重要性。
从离开武汉的那一刻起,王振滔作出了一个当时被很多人视为“愚蠢”的决定:自己办鞋厂做质量好的温州鞋。
现实情况是,当时的温州鞋已成过街老鼠,聪明的厂家纷纷用“上海”或“广州”的牌子,王振滔的做法显然是一次冒险。
1988年,王振滔筹集了3万元资金,买来一台制鞋机,请了几位手艺高超的制鞋师傅,正式开张制鞋。
所谓“厂房”,其实就是他家里一间房子的一角,典型的家庭式作坊。
王振滔为自己的产品想了个朗朗上口的商标——奥林,这也是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
此时的王振滔在温州这座由大大小小制鞋企业组成的城市中,顶多充当着跑龙套的角色,但他把目标定得很高远:要把自己的鞋子造成人见人爱的艺术品。
这样的定位,并不为人们所理解,但踏上这个舞台后,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王振滔扛着自己生产的皮鞋,重返武汉。
他把产品送到武汉大大小小的商场,但人家却不肯收。
好不容易以试销的方式,把鞋子摆进了汉阳一家商场的鞋柜,可一连半个月无人问津。
武汉对王振滔来说刻骨铭心!
因为在武汉,他卖出了第一双鞋,并由此找到了创业的激情。
杭州和上海对王振滔来说同样刻骨铭心,因为在那里他给蒙羞多年的温州人正了名。
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经过努力,温州皮鞋再次进入了武汉各大商场,但接踵而至的对温州鞋的“第二次围剿”让他再次受挫:价值20多万元的皮鞋全部被没收。
王振滔决心为温州皮鞋讨个说法。
他花了一年时间,最终使有关部门认定他的皮鞋质量没有问题。
但他的损失却无可挽回。
这些偏见带来的不公,让王振滔感到切肤之痛,他再次思索:
“市场优胜劣汰,要为温州鞋正名,就必须创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过了几年,王振滔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打破“近亲繁殖”,开始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引进技术人才。
不久,王振滔组建了奥康集团公司。
就在此时,公司资产逾亿元。
不久,王振滔的名牌梦终于梦想成真:
“奥康”皮鞋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真皮鞋王”。
在一次展销会上,“奥康”等温州品牌鞋大获成功,5天展期销出皮鞋3.3万双,参观人员突破30万人次,温州鞋类企业共签下6800万元的订货合同。
温州鞋的翻身,也是奥康的翻身。
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于企业品牌的创立中,要把“温州制造”的大旗插到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誉的上海南京路上。在消费者权益日,奥康的专卖店在那里正式开张了。
看看王老板的创业经历,就知道个体户不可能有休息日。
可以想见,和王老板一样,个体户多是一种过渡性的职业,有雄心壮志的个体户往往不满足现状,所以他们不愿意休息,要见缝插针,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生意。
总之,个体户是八十年代初期才出现的谋生和赚钱方式,他们确实没有休息日,这个不是勤劳不勤劳的事情,是为了更好地经营,作为主流经济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工作。
比如,个体户小卖部,本来就是为了方便社区居民买东西,如果你礼拜天休息,人家来买东西,岂不是要吃个闭门羹。
还有就是部分个体户往往有上进心,不满足现状,想创业成为大老板,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我是龚柳辉,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有趣的历史故事
▍中国的个体户全年几乎没有休息日,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勤劳吗?
中国的个体户群体确确实实很令人敬佩,他们一年基本上没有休息日,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但是却只能挣一个生存的基本所需,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发家致富。
我们在敬佩之余,也应该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他们那么辛苦,却挣得那么少?
个体户生存艰难的分析
第一,竞争非常激烈。现在个体户的门槛比较低,甚至来说,个体工商户,这一个经营主体,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了低下层生活的人专门设立的,所以说,个体工商户,它的群体比较庞大,而且还在不断的流入新的个体工商户。这种不断增长的群体,他们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也就造成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艰难。
第二,多数处于行业的最底层。无论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商业,还是从事加工制造,或者是服务业,整体来讲,因为个体工商户,资金比较少,人力不够充分,不掌握技术,或者说思路还很狭隘,这种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实际是都处于行业的最底层,获取的是利润最低的那一部分,只能去通过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
第三,社会的观念对他们还是有歧视性的。其实有些人,在从事个体工商户时,是有文化素养,有技术能力,甚至有一个很好的经营思路,但是最后却很少能够成功,这是因为社会上对个体工商户的歧视还是存在的,在经营上,大一点的公司或企业,基本上不和他们做生意,把他们排斥在外。另外,普通的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印象就是属于质量低劣,技术落后的一个代名词,所以,对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也是不得已才应用的,而且还是尽量的去压低他们微薄的利润。
总结
实际上不是个体工商户天生都很勤劳,而是因为社会和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生存的收入。我想有那么一天,当个体工商户,在经营中的地位和这些国企都能够一样平等的时候,个体工商户们才不会像这样从早到晚忙碌着,他们也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也才能抽出时间休息一下,去度个假。
真的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
撰文:左刀三爷 积累数十年的财税实务经验,加上条理清晰的通俗化讲解,为您解疑释惑!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敬请关注,多多点赞,多多转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