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八个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按困难强度:
1.过草地,走了约六天,近200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泽浅滩,寒冷天气加上缺少食物,导致红军大幅减员,平均减员25%,有些红军如红四方面军前后三次过草地,红军在草地上即今天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上牺牲几万人。
我们常说爬雪山过草地,事实上爬雪山仅用半天,伤亡远远没有过草地大。
2.飞夺泸定桥,千钧一发,时间紧路太远险,红四团创造了行军奇迹,夺桥奇迹,战斗奇迹。避免了全军覆没的风险。
3.四度赤水,在约30万敌人围困中,多次变更行军路线,调动多路敌人,高强度行军机动,最后创造了突围的奇迹,把敌人彻底的甩在了后面,避免了红军覆没的风险。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所谓的世界奇迹,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无人可以创造的行为。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工农红军自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踏上西征之路,历经千难万险,饱尝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经过二年多的长途征战,爬雪山、过草地,穿行11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实施大小战斗数百次,人员从最初的8万之众到达陕北后只剩1万余人,完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瞩目的长征。
2019年笔者骑行红军长征路在湘江战役旧址界首渡口
纵观红军长征走过的路和经历,我认为创造了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一是长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红军长征路程之长,没有任何军队可以相比。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和补给的状况下徒步二万五千里的路程。这样看,1800年5月,法国统帅拿破仑率领4万法军,5天穿越了阿尔卑斯山脉的行军,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相比,看起来似乎更像是一个假日旅游。
2019年笔者骑行红军长征路在通道转兵旧址留影
二是行军速度之快无人可比。长征途中的红军每天都必须行军,否则就可能被敌人包围据相关历史资料介绍,红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部队,携带的辎重,在一个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特别是飞夺泸定桥时,红四团的官兵们一昼夜行军240里,创造了步兵行军史上的奇迹。
2019年笔者骑红军长征路在当年抢渡乌江指挥部旧址
三是艰难程度无人可比。红军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缺衣少药,缺粮少弹,吃树皮、草根,吃皮带等,在迹罕至、荒凉至极的苦寒地带,边行军边战斗,这些经历是任何后来人或他人都无法想象或克服的困难,是任何军队都不可能经历的。
2019年笔者骑行长征路在遵义会议旧址留影
四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从瑞金出了时只有八万余人,而追击和堵截的国民党部队却经常是十几万人,几十万人,且装备精仿、弹药充足。如果不是一支理想笃定、意志坚强、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要跳出敌人包围圈,比登天还难。
2019年笔者骑行长征路时在赤水河畔留影
五是危机关头,总有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闪烁。红军长征途中,步步惊魂,时时危机重重,处处险象环生,特别是四渡赤水、枪渡乌江、飞夺卢定桥、通道转兵、遵义会议、激战腊子口、夺取哈达铺等紧要关头,稍有不慎,都可以导致前功尽弃,但是,每当这些千钧一发的紧张关头,中华民族的智慧便通过伟人睿智的思想展现出来,及时扭转不利局势,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使伟大的红军队伍从低潮走向成功,从失败走向胜利。
2019年笔者骑行红军长征路时在泸定留影
纸上得来终觉清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荣幸至极的是本人曾于2019年4月至6月全程骑行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曾经18天冒雨骑行,也曾因寒冷、饥饿想过放弃,但是,一路骑过来,真正深切感觉了红军长征的艰辛,至今已经成为我的精神佳肴,开阔了我的眼界,充实了我内心,丰盈了我的思想,并且成为了我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四渡赤水在后人看是伟大的,但伟大从来以苦难为代价。中央红军几个月时东、时西,忽南、忽北,大踏步进退,无定向转移;从建立黔北根据地开始,到川西北根据地、川滇黔边区根据地,几次预言的根据地都未建成。赤化四川、赤化贵州也未实现。每日不是渡河,就是爬山,走新路,也走老路、冤枉路、回头路;长时间行军,一路上不得休整,均感到极度疲劳。
李德对那一段行军也留下深刻印象。他回忆说:“如果我们白天在一个村子或场院里睡觉,附近落下炸弹,我也根本不会醒来,即使炮弹在旁边爆炸,我也只是翻身再睡。有一天夜里,当我们穿过一片平原时,我走着走着真的睡着了,路已经转弯,我却一直走到旁边的小溪里去了,当冰冷的水拍打着我,我才醒了过来。”
保持特殊待遇的李德尚且如此,一般红军干部战士的疲劳程度便可想而知了。
蒋介石形容红军行动“飘忽不定”,却不知道红军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
极度疲劳带来大量减员。病号和累垮的人数远远多于战斗中的死伤者。
湘江之战使红军由江西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为四万余人,损伤过半。
四渡赤水期间虽然在扎西地区和遵义地区招募到几千新兵,但到过金沙江时,红军总人数已减到两万余人,又减了一半。
中央的战略意图又不甚明确,长期以来不能找到战略立足点,部队中普遍出现牢骚和埋怨情绪,相当一部分人感到照这样下去,部队没有被打垮也要被拖垮。
部队的情绪在影响指挥员的情绪,指挥员的情绪在影响决策圈的情绪。
从林、聂4月25日发给军委的电报中一句话三个“应”:“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应迅速脱离此不利形势”、“应经东川渡过金沙江入川”;到彭、杨4月26日电报“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彝、盘县的良机,使战略已陷于不利地区”、要求“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前线指挥员的焦急情绪已明显可见。
林彪过金沙江前已经牢骚满腹。他说红军净走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否则部队要被拖垮。过金沙后进至会理地区,一到宿营地他就给彭德怀打电话。
聂荣臻回忆,林彪在电话里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
彭德怀回忆林彪在电话里说:“蒋介石和龙云的追兵虽然暂时摆脱了,但他们的追击不会停止。如果蒋介石增援川军,合力堵住大渡河,后面再有追兵,我军只能在这块狭长地区转来转去,十分不利。我看该由你来指挥,赶紧北进吧!”
聂荣臻说林彪的要求被彭德怀拒绝了。
彭德怀说他当时回答“我怎能指挥北进,这是中央的事”。
林彪放下电话就给中革军委写信。写完信要聂荣臻签名,聂不签,林彪便签上自己的名字将信送了上去。
林彪爱思考的特点很多人都知道。他还有另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特点:爱写信。自己思考的东西,喜欢把它写下来。他平日话少,作战命令也历来简洁。但写成信件便不惜笔墨、简短的不多了。
林彪的信涉及的问题一般都较重大,意见也往往颇为尖锐。正确的,看后觉得他目光犀利;错误的,则感到他为人刻薄了。
平素沉默寡言的林彪竟然高声批评:“像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并质疑红军行军路线“尽是走弓背上,而不是在弓弦上,走的冤枉路太多”,他还给彭德怀打电话:“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吧,我们跟你走”。
林彪打电话时,聂荣臻、左权、罗瑞卿、朱瑞等人都在旁边。聂荣臻听后提醒他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队行动,我也可以以政治委员的名义下指令,要部队不执行”。
林彪不听,又给“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写信,他认为近一两个月来,部队走的路太多,太疲劳,还在云贵川绕来绕去,走了很多冤枉路,是否改变一下指挥,改变一下这种状况。不然,像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的。他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林彪把信写好后,要聂荣臻签名,聂荣臻劝他说“革命到了这样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现在又来反对遵义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先不讲别的,仅就这一点,你也是违背纪律的。况且,你跟毛主席最久,在中央根据地,在毛主席领导下,敌人几次围剿都被粉碎了,打了很多胜仗,你过去保存了一个小本子又一个小本子,总是一说就把本子上的数据翻出来,说你缴获的枪最多,现在,你应该相信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能挽救危局。你要我在你写的信上签字,我不能签,我还反对你签字上送,今天我没有把你说服,你可以上送,但你自己要负责”。
林彪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信上签了名,并派人把信送到中央,接到林彪的信,毛泽东很是吃惊。
1935年5月12日,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在会理140公里的铁厂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解决林彪的信和刘少奇、杨尚昆在二渡赤水后发给中央的电报所提出的问题。
会议的结果是,张闻天主持会议,严厉批评了部分领导干部要求撤换毛泽东的主张,并迫使这些干部做了检讨,毛泽东总算熬过了这段被他称为“急风暴雨”的时期。
▍红军长征创造下哪些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奇迹?
红军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伟大的信仰,创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
推荐阅读:
古代中国没有一周星期七天这一概念,也无周六周日,那么古代官员是怎样过休息日呢?
大家觉得今后五年武汉房产120平以上大户型保值增值一些,还是90平小户型保值一些?
上一篇:处在原子弹爆炸中心是什么感觉?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