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只能说教育太落后,你说清代对国家缺少认同感,那么明朝和明国的人不也一样吗?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阶层,清代已经很没落了,西方在康乾年代已经进行工业革命了,而清朝还是闭关锁国,裹足不前,对科学事物的认识比西方世界要迟。而中国文化大多是汉文化,有传统的思想。大汉大唐是最强盛的年代,万国来朝,人们有归属感、自豪感。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如果你把别人当人看,别人可能会把你当神看。
如果你时刻都防着别人,你放心,别人一定会和你离心离德,一定对对你敬而远之。
困难来时,你想和大家同仇敌忾,此时请回想一下,平和时期,你是公平待人吗?你是和颜悦色吗?你是和大家共享富贵吗?
清朝凝聚大众方面做得不够好,而汉朝唐宋时,大家的凝聚力更强。
清朝满人数量少,时刻提防汉人
清朝建国前,还是非常厉害的,当时就有“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说法。那时的女真族,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骑着快马,拿着弯刀,纵横在草原。
只是随着实力的扩大,女真看着中华大地汉王朝的富庶不禁“垂涎三尺”,谁不想过好日子?于是,女真族计划干翻大明。俗话说“千足之虫,死而不僵”,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女真骁勇无比,但面对大明又如何能轻松取胜?
壁垒总是从内部被打破,打破大明壁垒的是汉人李自成。
只是李自成创业不错,守成实在太差。进了北京城,李自成不是安抚,而是严苛对待民众,纵容手下。这样的领导人,能开创王朝基业才怪。
于是,吴三桂在家人被欺负的情况下,开了山海关,放女真大军入境,就此大败军纪涣散了的大顺,李自成仓皇逃窜。
女真就此入了关,但是女真人少,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总担心汉人造反,这是清初皇帝们的心病。不过也难怪,刚入关时,女真全部才一百万出头,而汉人有将近一个亿,不担心不提防才怪。到了清朝末期,满族也就是四百多万,和将近4亿的总人口相比,还是少得可怜。
有了防范心理,手下动作就变了,于是就有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这样的惨案。
统治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暴力所能完成。也不是时刻提防就能保证安全。
康熙时期,汉人官员任命越来越多,再加上,康熙雄才大略,擒鳌拜,灭三番,收台湾,平准格尔。对国家的掌控非常强,因此一切还好。
但是到了乾隆,甚至之后,清朝的皇帝们越来越不自信,而对汉人的猜忌越来越强,特别是太平天国发生之后,朝廷的满族高官们简直就如“惊弓之鸟”,一边害怕外敌入侵,一边又害怕汉人崛起。
慈禧掌控朝政时,对于汉人更是时时提防。那个著名的清朝晚期的大臣刚毅就提出: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啥意思?哪怕国家落到外国人手里,也不能落到汉人手里。
满族人从上到下的提防,导致汉人百姓无法和朝廷同心同德,无法休戚与共。
清朝有着诸多不公平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百姓最怕的,就是不公平。而清朝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不公平。
比如,在朝廷的六部尚书和侍郎等重要职位,基本上都是满族官员正职务,汉人官员副职务。一句话,满族人是抓权的,汉人是干活的。有点不公平。
而在民间,一个旗人和汉人起了冲突,那些旗人官员基本上会倾斜政策,更多维护旗人的利益。比如挖了清朝祖坟的孙殿英,他父亲就是和旗人起了冲突后,被活活整死在监狱里。这成了孙殿英日后挖慈禧和乾隆坟最主要的诱因。
正是因为朝廷里,对汉人官员和满族官员区别对待。在民间,也多有倾斜管理。于是乎,清朝的大众对朝廷的向心力非常差。
其实,如果清朝政府能够公平处事,尽量一碗水端平,那么大家的凝聚力要强很多,百姓大众一定会紧紧团结在朝廷周围。
所以说,清朝对百姓的凝聚力不如前面的朝代,原因就是两点:一是过于提防大众了,二是多有不公平的事例。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因为影视剧看多了。
“汉奸”什么时候都有,并不是只有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才有的。
比如李陵,战败被俘,你别去匈奴做官呀!苏武宁可放了19年羊,你也可以呀!否则,汉武帝也不回夷你家三族了。又比如说刘豫,金人南下,他可是帮了大忙,要么也不回被扶持起来做皇帝,对于大宋王朝来说,绝对是千刀万剐都不解恨。再比如吴三桂,手握几十万大军,首鼠两端,最后开城引清军入关。
在老谋子的电影《英雄》里,有这么一个情节。无名责问残剑为何阻止自己去刺杀秦王,有这样一段经典对白:
残剑:你一定要刺秦吗?
无名:是。
残剑:有我在就要阻止你。
无名:你可知道我是赵人?
残剑:是。
无名:你可知道你也是赵人?
残剑:是。
无名:那你在替谁说话?
残剑:天下。
好了,残剑算是坐实“赵奸”的身份了!!!!!
那有为什么说,只有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给大家一个没有国家认同感的印象呢?
一、影视剧演的多是忠君爱国的英雄人物,这叫传播爱国主义正能量。
古装剧中,向观众展示百姓的国家认同感,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结果。只是想让现在的观众知道从古到今百姓都是爱国的,这个是个价值观的宣传行为。而近代题材的影视剧在描述反面典型的篇章会更多,因为历史的原因,近代中国有着屈辱的百年国耻,而把这些没有国家认同感,或者价值观有问题的负面教材演绎给大家看,也是为了突出近代挽救民族危亡的英雄事迹。这个在秦汉宋唐题材的剧中就没有这个需求。所以,不是古代人国家认同度高,近代就低,这是一种错觉。
二、政治是上层社会的游戏,老百姓其实更关注民生。
从古代今,政治都是“肉食者谋之”,即便到了清朝后期,真正喊出政治口号的仍然是上层社会。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古代题材的历史作品,描述的都是上层社会的故事,他们台上喊着忠君爱国,台下愚弄者士兵和百姓,最终也都是为统治阶级谋福利。而近代是个大革命时期,是个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所以,才有了很多基层百姓的参与。不过,无论古代还是近代,普通老百姓都不是玩政治的主角。
当年,女真骑兵南下,南宋统治者逃亡江南,北方的百姓反抗的是金人的恶劣行径,而不是谁来做这个皇帝。老百姓更关系自己的日子怎么活下去,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他们口中恐怕没有那么多民族大义,国家安危。否则,金人也不会难么容易就统治淮河以北,那可是汉族人传统的政治核心地区。所以,我们看到文学作品中有那么多为国捐躯、战士沙场的英雄,都是历代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统治的方式。而偏偏近代离我们太近,汉奸还没来得及被历史的长河冲走。
三、政治的需要,近代历史宣扬的时间长而多,给人民留下印象更深刻。
近代中国,确实出了很多汉奸,而且鲁迅先生笔下描述给我们了一个麻木不仁的中国基层老百姓,所以,才有唤醒这个民族的文人学者笔耕不辍。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描述了民族的概念,让之前只有家族概念的中国百姓认识到民族存亡的重要性。梁启超进一步升华成四个字-----“中华民族”。但是正是在近代革命中,需要去号召和发动群众,所以才会有很多描述“大众是愚昧麻木”的文学作品。讲得多了,就入木三分,中国人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就变成了近代大众很不堪的画面。同时,还不忘拿古代的爱国人士作对比。于是,就形成了近代大众不如古代百姓的印象。
故而:不是百姓不爱国,古代近代皆传说。历代都有忠和奸,人民心中有秤砣!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如果有这种看法,那只能说是清代中国政府的愚民政策搞得很不错
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原王朝一般都是由汉族建立,且中原王朝的力量也可以吊打周围的少数民族,比如蒙恬驱除匈奴收复河套,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而三国时期虽然中原战乱,三国依旧可以吊打周围的乌桓,百越以及南蛮等。但凡是无绝对,中国历史上仍然有两个正统朝代不是汉人建立,这就是蒙元和满清
满清建立在蒙元之后,为了更好的以不到百万的旗人统治上亿汉人,清朝的智囊们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愚民政策
愚民政策是为了消磨百姓的血性,更好的为统治阶级服务,举个例子,在冷兵器年代,走在地上的步卒自然比不过骑在马上的骑兵,这是满族人的优势所在。但是汉人开展的火药技能却让满人防不胜防,为了更好的稳固清朝的控制,火器的发明使用逐步被耽搁,精确来说,是我国的科学技能工作停下了脚步,而到了后期,清朝的愚民政策是愈演愈烈,对内长时间禁闭固化人民的思想,对外断绝我国和世界的联络,最后果然是和年代脱轨,留下愚昧的笑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