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
张郃是被司马懿借刀杀人,故意送过去的。张郃是前朝旧臣,而且指挥作战能力不容小觑,让他和司马懿一起出征本就有着互相牵制的作用。司马懿正好借诸葛亮的手除了这个老臣,为他独揽军权铺平道路。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
说起来张郃真的很倒霉,在正史里,明明是他劝阻司马懿不要追击,但是司马懿却命他追击,最后中计而死。结果《三国演义》里却说是张郃坚持追击,结果被诸葛亮射杀。
在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因为曹真前一年伐蜀失败,此时身体不好,正在洛阳养病,所以曹叡命司马懿长安防御蜀军。
不过这次司马懿表现不佳,他先是命费曜、戴陵率四千精兵留守上邽,自己率大军去救祁山。张郃劝他留部队驻守雍州和郿县,但是遭到司马懿拒绝。结果诸葛亮率蜀军突击上邽,击败郭淮、费曜等军,抢走了上邽附近的麦子。
随即诸葛亮又故意撤退,将司马懿的大军吸引到祁山附近。张郃认为这样光跟着蜀军没有其他动作军中会不服,提出分兵攻击蜀军后路,但是司马懿不听,率军跟着蜀军一路到了卤城,和蜀军对峙。部下众将果然不满,贾栩、魏平等人多次请求出战。司马懿没办法,率军和蜀军决战,结果大败而归。
而在诸葛亮因为粮尽退兵时,司马懿又命张郃去追击蜀军,张郃以“归军勿追”为由劝阻。结果这次司马懿还是不听张郃的意见,强令张郃前去追击。张郃不得不奉命而去,结果在追到木门时遇到蜀军伏兵,膝盖中箭而死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所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能诱杀张郃,一是靠诸葛亮料敌如神,知道魏军来追,事先设了伏兵,二是张郃被猪队友坑死了,更悲剧的是这个猪队友还是上司,张郃连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倒霉的是,在《三国演义》里这个战败身死的责任还被推到了张郃自己头上,真是比窦娥还冤。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斩杀曹魏名将张郃,是此战最重大战果。对于这一点,史家是毫无争议的。
但斩杀张郃的过程却存在很大的争议,不仅《三国演义》有不同的说法,就是正史记载也是截然相反的。
看来诸葛亮斩杀张郃这事,存在很大猫腻,这恐怕也是题主提出“诸葛亮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这个问题的真实意图吧。
《三国演义》是咋说诸葛亮斩杀张郃这个桥段的
第一百零一回 “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中说道:
张郃见蜀兵退去,恐有计策,不敢来追,乃引兵往见司马懿曰:“今蜀兵退去,不知何意?”懿曰:“孔明诡计极多,不可轻动。不如坚守,待他粮尽,自然退去。”大将魏平出曰:“蜀兵拔祁山之营而退,正可乘势追之,都督按兵不动,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坚执不从。
张郃看到蜀兵已经撤退,恐怕诸葛亮有计谋,不敢追赶,就来请示司马懿,询问如何是好?
司马懿说:“诸葛亮诡计多端,咱还是不要去追了,等他粮尽,自然就走了。”
曹魏大将魏平却说:“蜀军撤退,正好乘势追赶,按兵不动,畏蜀如虎,徒让天下人笑话。”
按照罗贯中的意思就是,司马懿、张郃都惧怕诸葛亮,不敢去追。
尽管魏平不怕,但最后还得听司马懿的,按兵不动。
却说孔明知祁山兵已回,遂令杨仪、马忠入帐,授以密计,令先引一万弓弩手,去剑阁木门道,两下埋伏;若魏兵追到,听吾炮响,急滚下木石,先截其去路,两头一齐射之。二人引兵去了。又唤魏延、关兴引兵断后,城上四面遍插旌旗,城内乱堆柴草,虚放烟火。大兵尽望木门道而去。
但诸葛亮是真的要撤退了,先派杨仪、马忠引一万弓弩手去剑阁木门道埋伏,然后徐徐撤军。
魏营巡哨军来报司马懿曰:“蜀兵大队已退,但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兵。”懿自往视之,见城上插旗,城中烟起,笑曰:“此乃空城也。”令人探之,果是空城,懿大喜曰:“孔明已退,谁敢追之?”先锋张郃曰:“吾愿往。”懿阻曰:“公性急躁,不可去。”郃曰:“都督出关之时,命吾为先锋;今日正是立功之际,却不用吾,何也?”懿曰:“蜀兵退去,险阻处必有埋伏,须十分仔细,方可追之。”郃曰:“吾已知得,不必挂虑。”懿曰:“公自欲去,莫要追悔。”郃曰:“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懿曰:“公既坚执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却教魏平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吾却引三千兵随后策应。”
等到魏军巡哨得知诸葛亮真的撤退了,司马懿大喜,说:“谁敢追赶。”
先锋张郃说愿去,但司马懿不同意,说:“你办事毛糙,不可以去。”
张郃不高兴了,说:“我是先锋,你不让我去,是啥意思哦?”
司马懿说:“既然你愿意去,那一定要注意诸葛亮的埋伏。”
结果,毛毛糙糙的张郃就在木门关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射死了。
从这个过程来看,是张郃主动要作为先锋追赶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的埋伏射死在木门关。
司马懿事前不同意张郃去追,这就说明不是司马懿有意陷害张郃的。
但罗贯中这个描写,实在是经不起推敲,暂且不说,那正史中又是咋记载这个过程的呢?
正史中对诸葛亮斩杀张郃是如何记载的?
《三国志·张郃传》的记载: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陈寿的记载非常简单,诸葛亮撤退了,张郃追击到了木门,与蜀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就死了。
这里既没有说是张郃主动要求去追诸葛亮还是司马懿命张郃去追,更没有提到诸葛亮事先设下埋伏。
记述事件简练是陈寿一向的习惯,粗看起来,这个桥段没有任何问题。
但结合演义所说,再看一下《张郃传》,就发现在这个桥段之前,陈寿还有一段话:
张郃传: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尝荐同乡卑湛经明行修,诏曰:"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说得是,张郃这个人善于识别战场的变化,精于排兵布阵,熟悉地形战势,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就连诸葛亮都很忌惮他。
张郃虽然是一员武将,却喜欢与儒士交往,曾经举荐卑湛,魏明帝曹叡非常欣赏张郃的做法,专门下诏,准许提拔卑湛为博士。
豹眼认为,陈寿这是一个潜台词,有意无意在说张郃深通谋略,不会轻易就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言外之意,张郃之死有猫腻。
也就是说,张郃中计被射杀,是有原因的。
裴松之以《魏略》的记载为之作注:
【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魏略》对这件事,就没有那么隐讳了。
诸葛亮撤退了,司马懿命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上说,归军勿追。”
但司马懿不同意,张郃不得已,只能去追击。
但蜀军在高处设下埋伏,乱箭齐发,射中了张郃的大腿骨。
这里没说张郃死了,但可以断定,张郃就是因此而死。
《魏略》说得很清楚,诸葛亮懂兵法,在高处设埋伏,张郃懂兵法,认为诸葛亮主动撤军,不是败退,不可以追击。但就是司马懿不懂兵法,看不懂这些事。
为何陈寿记载地如此简略,而《魏略》却直言不讳呢?
豹眼认为,陈寿著《三国志》时,正是西晋司马氏执政时期,他不可能直言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建议而命张郃追击,致使张郃命丧木门。
《魏略》是魏郎中鱼豢私撰,类似于个人日记性质,他不会避讳司马氏的感受,因而直言其事。
裴松之引用了鱼豢的《魏略》,但没有任何评论,豹眼认为,裴松之是认可鱼豢记载的。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七十二·魏纪》记载:
懿等尋亮後至于鹵城。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孤軍食少,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柰天下笑何!」懿病之。
司马懿追赶诸葛亮到达卤城,张郃建议说:“诸葛亮远来想速战速决,但我们不利急战。我们可以坚守不战,派遣一支奇兵,抄诸葛亮的后路。但不可以只是被动地跟在诸葛亮屁股后面,而不敢决战,否则会失去军心民望的。”
但司马懿不从,继续跟在诸葛亮后面,等到靠近时,又不出战。
贾诩、魏平多次请战不成,就说:“您畏蜀如虎,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哦。”
司马懿对此非常不满意。
对这个桥段,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说:
〔懿實畏亮,又以長郃嘗再拒亮,名著關右,不欲從其計,及進而不敢戰,情見勢屈,為諸將所笑。〕
胡三省在这里说得更直接,说司马懿其实是畏惧诸葛亮,而张郃多次与诸葛亮交战,名著关右。
司马懿不想听从张郃派遣奇兵背后突袭诸葛亮的计谋,追击诸葛亮但又不敢跟他交战。
对于司马懿这样被动、无计可施的情况,诸将都耻笑他。
諸將咸請戰,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按中道向亮。
诸将纷纷请战,到了五月,司马懿才决定分道进军,命张郃攻击南围何平督领的无当飞军,自己从中路进攻诸葛亮。
诸葛亮派遣魏延、高翔、吴班出战,魏军大败,被斩首三千,司马懿又退回老营。张郃一路,由于何平(王平)坚守不战,也没有取得啥战绩。
六月,亮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郃追之。郃進至木門,與亮戰,蜀人乘高市伏,弓弩亂發,飛矢中郃右彣而卒。
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派遣张郃追击。张郃追到木门,被蜀军埋伏射中右膝而死。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相对于《三国志》更详细一些,但也没有交代在是否追击诸葛亮的问题上,司马懿与张郃有啥分歧。
胡三省却明确说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嫉妒张郃的才能,因而不采纳张郃的计策。
胡三省(1230年5月15日~1302年2月21日),字身之,又字景参,号梅涧,浙江宁海人,宋元之际史学家。
胡三省是宋元之际的史学家,以严谨治学著称,对《资治通鉴》深有研究,求真求实的风格备受后世称颂。
由此可知,胡三省对于司马懿的评价,绝不是随随便便所说的。
豹眼评语
陈寿对于这个桥段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是出于身不由己的处境。
鱼豢直言不讳,自然有回护曹魏、贬低司马氏的意味,但他是私撰,不受司马氏的影响。作为史家,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很正常,但也不是想咋说就咋说,否则就失去了史书基本的原则。
裴松之引用了鱼豢的资料,就说明他认可鱼豢的观点。
司马光明确了司马懿与张郃不同的战略主张,但没有再进一步言明在追击诸葛亮时的情况。也就是对于张郃不主张追击、但司马懿却命追击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态度。
胡三省虽然没有明说在张郃不主张追击的情况下,司马懿命张郃追击,但却直言司马懿嫉妒张郃的才能和名望。这就不言而喻,让读者认为,张郃之死是司马懿有意无意要陷害张郃。
对于这个桥段,豹眼认为,司马懿与张郃存在不同的战略思想是肯定的,张郃不主张追击但司马懿命其追击是可能的。但说司马懿有意要陷害张郃,似乎不好确定。
司马懿为主帅、张郃为先锋,司马懿下令张郃追击,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诸葛亮有埋伏,作为先锋,张郃不能有足够的防备,被飞矢射中,这怨不得司马懿。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必须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桥段。
张郃作为大将一直在这一地区作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因为张郃击败马谡而导致诸葛亮失败。
随后的连续两次北伐,都是大司马曹真为主帅、张郃协助。张郃多次与诸葛亮交手,比较了解诸葛亮。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想转守为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此时,大将军司马懿才沿着汉水来到西北前线。
但由于连续三十天大雨,魏军无功而退,司马懿与诸葛亮并没有直接交手。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重,司马懿代替曹真成为主帅。由于司马懿还不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因而非常谨慎。
张郃对诸葛亮比较熟悉,提出的策略也很正确,但司马懿还是采取了保守的态度。
主帅与主将的分歧,是造成曹魏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被动的根本原因,并导致了张郃被射杀。
豹眼认为,一定要追究张郃被杀的原因,主要还是曹叡用人的错误。
主帅不了解对手,又不熟悉地理情况,这仗很难打。出现张郃被杀这种重大损失,在所难免。
对于罗贯中的说法,就更有意思了。
本来罗贯中是以蜀汉为正统,贬斥曹魏、司马氏的。但在这个问题上,罗贯中却在回护司马懿。说张郃要求追击,但司马懿不同意,似乎料定诸葛亮有埋伏。看到张郃执意要追时,司马懿还叮嘱张郃要提防诸葛亮的埋伏。
豹眼认为,这是罗贯中为了提升诸葛亮的形象而有意为之。把号称“五子良将”的张郃,塑造成远不如司马懿,而司马懿又差诸葛亮很多。那么,诸葛亮岂不就是神了吗?
这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效果需要,并不能说明什么。
总之,张郃被蜀军埋伏射杀,说明了曹魏主帅、主将都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排除阴谋论不说,起码司马懿作为主帅冒然下令追击,的确犯下了决策不谨慎的错误,而作为先锋大将的张郃,在追击时没有想到诸葛亮有埋伏,也是轻敌冒进的错误。
张郃被诸葛亮设计斩杀,是因为司马懿与张郃同时犯下了错误。战场不是儿戏,犯下了错误,就该付出代价。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
张郃之死本来就充满了玄机,虽说张郃的的确确是死于诸葛亮之手,可是他的死却不仅仅和诸葛亮有关。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司马懿,因为张郃的死正是因为司马懿的强制出军追击而导致。
公元230年,作为大司马的曹真上书魏明帝曹叡出兵汉中,侵逼诸葛亮驻守的汉中之地。
诸葛亮北伐三次,曹魏势力一直处于被动性的防御战略,从未有主动出击的时候。而镇守在长安的曹真这一次准备主动出击攻打汉中,因为曹真断定诸葛亮的连年征战已经让蜀汉之地苦不堪言,主动出击或许有机会能够侵逼汉中,直接拿下汉中之地,进而可以威逼成都,动摇蜀汉之根本。为此,这年八月,曹真征调20万大军出兵汉中(南郑为汉中治所),三路大军合力进军。曹真带领主力大军从长安进入子午道,攻取南郑张郃带领大军从郿县进入褒斜道,共围南郑司马懿带领大军从新城进入汉中之地,共围南郑可是当曹魏三路大军侵逼汉中行军的时候,恰巧遇到了大雨滂沱三十多日,曹真的大军无法在山谷之中进军,遂结束了这一次的三路大军围剿之势。然而大司马曹真因为这一次的征战,身患疾病,返回了洛阳。公元230年3月,镇守东线战场的曹真病逝在洛阳。东线长安战线痛失重臣,魏明帝曹魏征调司马懿从荆州奔赴长安负责雍州、凉州两地的军务。可是,长安之地在上一次大雨之后,遇到了严重的灾情,有近五个月没有下雨。而正是三月诸葛亮带领大军出兵祁山,成为了长安之地的最大一块心病。诸葛亮侵逼祁山,坐镇长安的司马懿开始安排作战部署,准备拦截诸葛亮继续进军:前锋部队:费曜、陵留精兵四千驻守上邽主力大军:司马懿、张郃带领主力大军随后救援上邽在大军行进之前,张郃曾经建议司马懿分散据点,屯兵于雍县和郿县两地,以便策应大军布防。但是司马懿坚决否决了张郃的计划,认为分散大军驻防容易被诸葛亮各个击破。
诸葛亮带兵在上邽之西击溃了费曜、陵留的部队,并且趁机抢割麦田,充实军资。司马懿听到前线消息之后,迅速带领大军马不停蹄的奔袭上邽之地,双方在上邽之东展开一场抢麦大战,诸葛亮寡不敌众,撤返回祁山。
司马懿抓住诸葛亮撤军的机会,开始追击诸葛亮。可是在卤城追上诸葛亮的时候,司马懿又不敢轻易出战,下令据城自守,带领诸葛亮主动撤军。
为什么司马懿这么做?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司马懿追击诸葛亮至卤城,这样来无疑是拉长的自己的战线,一旦交战起来,粮食供应无法及时补充,到时候怎么办?再者,诸葛亮抢粮的事情被司马懿看在眼中,也进一步证实了诸葛亮在这大旱之年已经十分缺粮。因此,此时的司马懿婴城固守是最为理智的办法。可是,诸葛亮哪能和司马懿进行消耗战,他急需要速战速决,不断挑衅司马懿出兵交战。司马懿的婴城固守引来了众多将士的极大不满,部将们纷纷请求出城交战,都被司马懿当了回去。
一时间,在祁山堡和卤城附近有两个对立的局面:
诸葛亮的军队在后方围攻祁山堡
诸葛亮自己则和司马懿在卤城对峙
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
因为司马懿的不出战,众多的将士开始嘲笑这位军事主帅,可见这位突然空降而来的司马懿并不十分得其军心。古代更换主将有着一套合理的既定规则,他们往往都是当地区域的部将替补。想这种从其他之地调遣换将的行为还是很少见的。这也意味着司马懿并不能很好的统帅长安之地的军队,或者说长安之地的众多部将并不服这位意外空降过来的军事统帅,因为这里还有意味德高望重的不世之将张郃。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司马懿设计故意诛杀了张郃。
但是其实此时诸葛亮的处境更加的危险,因为诸葛亮的后方虽然是自己的军队在围攻祁山堡,可是如果祁山堡之内的敌军突围出来怎么办?所以,诸葛亮最急切的是想要引龟缩于卤城的司马懿引兵出战。
一直到了五月,司马懿才下令出击,对战诸葛亮,为了能够一举荡平诸葛亮,司马懿下令分兵两路进军:张郃带领军队绕后进攻驻守在南围的王平司马懿带领军队进攻祁山附近的诸葛亮行军打仗最为忌讳心浮气躁,怒而交战。司马懿这一次的出兵被诸葛亮斩杀兵士3000首级,铠甲5000副,弓弩3100张,大大挫伤了司马懿的锐气。此次交战之后,司马懿再不敢轻易出战,一口气退回了上邽。诸葛亮因为粮草断绝的问题,下令撤军而返。也许是处于愤怒,司马懿下令让张郃带领军队前去追击诸葛亮。张郃觉得穷寇莫追,劝诫司马懿放弃追击,可是司马懿坚决不听,下令张郃亲自前去追击。张郃带领军队追至木门,被诸葛亮的流矢射中右膝盖而亡。其实,张郃的死和司马懿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长安之地的情况。长安之地历来为曹真所驻守,而张郃又是此地的善战干将,极为得起军心。曹真的病逝必然要选一名新的军事统帅,即便是司马懿从荆州之地空降过来,刚来长安的司马懿必然不得军心。先是张郃分兵驻守各地,司马懿驳斥了张郃的请求。后来又是明知不可追而让张郃追击诸葛亮,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其实张郃是死于司马懿之手。也就是说司马懿是故意让张郃去追击,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让自己在长安之地的军事领导地位巩固,还可以震慑长安之地那些不服从自己的军事将领们。司马懿无论是追击诸葛亮,还是进攻诸葛亮,都屡屡受挫,这种情况之下,他为何还要强令张郃带领追击?其实就是想要借诸葛亮之手,除掉自己在长安之地的最大军事竞争对手。张郃的资历要远远高于司马懿。更何况司马懿刚刚从长安之地空降到长安,不立军威,何以震慑群臣?而诸葛亮帮助他射杀张郃是最好的机会。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历经半年有余,其实更多的时候仍旧是和曹魏势力处于一种对峙的阶段。而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也是因为长安之地的更换主帅给与了诸葛亮一定的机会。刚刚更换主帅必定不得军心,而这也正好是诸葛亮出兵的最好机会。▍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能够诱杀曹魏名将张郃?
仔细回顾张郃战死前后的事情,我们或许就能刨除一些误解了。
独特的战争与初来乍到的司马懿
231年春,诸葛亮发起了第四次北伐。
这次北伐,特点鲜明。
1、诸葛亮缺粮、魏军可能更缺粮
众所周知,蜀道难,粮运困难,是诸葛亮的最头疼的问题。
而这次北伐时,诸葛亮有机会不吃这个亏了!
首先:由于第三次北伐时控制了武都等地。已可以借西汉水辅助运输,效率大增。
同时,在陆路运输方面,诸葛亮使用了木牛流马。这个东西究竟有多神奇,如今已不可考,但它能大幅度提高陆运效率是毫无疑问的。
而魏军,日子却难过极了的。
魏国的雍凉地区已经半年无雨!魏军在这个地区的储粮严重不足!而由关中运粮过来,效率也十分低下!
因此,此次北伐,两个饥饿的伙伴主要争战要点是粮食。
2、曹魏换人
诸葛亮的老对手,曹真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曹叡只得把司马懿从荆州调来坐镇。
司马懿与张郃的争执,贯穿整个战役
临阵上马,司马懿虽不至于两眼一摸黑,但许多情况不熟悉是必然的。幸运的是:他帐下有张郃这样的良将。
可是,这对将帅,一直就意见不合。
在出发前,张郃说:“诸葛亮以一部进围祁山,而大军仍在汉中,这一定是把眼光盯在其他要害之处!如果我们全军支援祁山战场,那后方就很不安全,我们应分兵加强雍、郿的防御,再引军西救!”
司马懿坚决反对:“如果我们分兵后,打得过,分兵可以。可是,现在的情况下分兵,就重蹈当初被英布击败的楚军的覆辙了!”
因此,仅留下四千精兵守上邽,自领大军直接前往祁山解围。
果然,司马懿进军祁山时,吃了个大亏。
司马懿不敢分兵,“一生惟谨慎”的诸葛亮却果断分兵,他在驻守引军绕过司马懿军,击破了上邽魏军,割了附近的麦(当时是三月,麦尚不可食用,此举对诸葛亮军粮草没有太大帮助,但彻底破坏了魏军在当地的储备军粮)。上邽失守,“众将惊惧”。可见诸葛亮此举给魏军带来的威胁。
随后,在司马懿引军来战后,诸葛亮在割了麦后,又引军后退。
此时,对于下一步方略,将帅之间争执又起。
张郃说:“诸葛亮求战于我,显然是后勤压力也很大。现在祁山守军知道我们抵达附近,人心已安。我们完全可以大军屯驻在此,分兵去骚扰他们的后路!如果我们一直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那会让众人失望!”
司马懿再次拒绝,领军前往追击。可是,由于诸葛亮治军严正,司马懿一时也只能跟着,不敢发起进攻。
果然,众人失望了!首先,是将军们失望了。他们讥讽司马懿“畏蜀如虎”,要求出战。在司马懿屡次拒绝后,诸将居然“咸请出战”!
无奈之下,司马懿只得出击。以张郃进攻南围,大军进攻北围。
诸葛亮转来转去,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一战下来,魏军大败。
此战中,新来乍到的司马懿对情况尚不了解,全程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
很多朋友说,司马懿是故意输掉卤城之战,好让将领们闭嘴,这有些牵强。到了第五次北伐时,将领们并没有闭嘴,继续坚请出战,最后司马懿请曹叡下诏才稳住局势。
与后来西陵之战中的陆抗不同,诸将嘲讽司马懿,本质上是不服司马懿。想通过打败仗让别人服,是不可能的。
蜀汉内部矛盾,司马懿有惊无险
此时,占据先手,却又谨慎的诸葛亮向负责后勤的李严征求意见,他提出了三策:上策是出击(骚扰)魏军的关中后方,截断魏军关中供给。中策是继续在祁山附近与魏军周旋,下策是退军。
在沟通后,诸葛亮“虑粮无继”,被迫撤军。
在回到成都后,李严故作惊讶:粮草没问题呀,为什么退兵?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此次北伐中,粮草问题的规划是得当的,蜀汉似乎有能力继续组织战事,不然,李严也不必脱裤子放屁,和诸葛亮翻脸了。
总之,这次北伐,诸葛亮退军,在于内部问题。而司马懿“逼”退诸葛亮,有侥幸成分!
张郃为何要追击
对于张郃追击诸葛亮的企图,有两个说法。《张郃传》的说法,是张郃不听司马懿劝阻,非要去追,结果战死。《魏略》的说法,是司马懿强要张郃追击,郃苦劝无用,被迫追击。
幸亏两位大神都打了一辈子仗。小编以为,司马懿要求张郃追击的可能更大。
在五子良将中,张郃以“奇巧”著称。善于用奇的他,对于对手设伏也一直是很谨慎的。比如:在街亭之战中,大败马谡,士气正旺时,王平虚张声势,张郃也谨慎不追。此时,又怎么会不顾劝阻,追击严整的诸葛亮呢?
可见,张郃说出“归军勿追”,不足为奇。
同时,司马懿的指挥风格,绝不是大家常常以为的“王八风”,倒是有“穷追猛打”的印记。
在平定公孙渊时,司马懿表现出了猛追猛打,不留敌喘息之机的风格。
而在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军时,司马懿再次组织了追击。
因此,小编以为,张郃追击,是奉司马懿命令,这个可能性是更大的。
张郃如何被杀
可是,即使发起了追击,打了一辈子仗的张郃难道怎么就会中伏而死呢?
《魏略》记载,亮“登高设伏,乱弩齐发”。
诸葛亮对如何在撤退中反杀对手,是很有经验的。在第二次北伐撤退时,他就杀掉了王双。
司马懿催动了张郃追击,诸葛亮以伏击之能完成了对张郃的致命一击。
在常规行军时,以先锋队在前方搜索伏兵是基本套路。至少,对于诸葛亮可以“登高设伏”的典型伏击阵地,张郃是不可能傻不拉叽地往里面钻的。
当初,曹操与张绣作战,贾诩知道,曹公善用兵,退兵时精锐在后。显然,张郃执行追击任务,是要先与诸葛亮精锐一战的。
“郃追之青封,与亮战,被箭死”。
合理的判断是:张郃在追击时,先与诸葛亮军后队发生了战斗,蜀军作出了足以迷惑张郃的努力后开始且战且退诱敌。如果只是精兵对精兵,杀伤相当,追击意义何在?因此,张郃猛冲追猛打,试图突破蜀军精锐,扩大战果。
正是在这种情况中,用兵一生的张郃才可能一路进入蜀军伏击阵地。
最后,给予张郃致命一击的,是蜀军最强的杀手锏:弩兵。
三国时期,各国都有水、陆军。其中,魏国和吴国的陆军,包含步兵和骑兵。而蜀国则编制了独立的步兵、骑兵、弩兵、车兵。把弩兵和车兵,上升了独立编制,这是独有的。
早在汉中之战时,曹操就吃过亏。汉水之战中,曹操追至赵云大营时,“而(赵)云入营,更开大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死者甚多”。
刨除夸张成分,能让曹操军陷入混乱,诸葛亮发明的元戎弩兵展现出的威力可见一斑。
到了蜀汉平定南中以后,诸葛亮召集了各少数民族能射之士组成了万人的弩兵队。这使蜀汉的弩兵在当时鹤立鸡群。
由于弩射速较慢,在常规作战中,他们是很难不考虑近战保护,单独编组的。
但是,在这种高地伏击中,依托有利地形,这些弩兵在安全的高地进行一轮齐射,造成的杀伤力也一定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从184年开始从军,到231年阵亡,长达43年战场经验的老将张郃,也在这轮令人震撼的齐射中不幸中箭身亡。
阴谋论经不起推敲
尽管有理由相信,张郃发起追击,是奉司马懿的命令,但认为司马懿以阴谋害死张郃,确实经不起推敲。
首先,仅仅从逻辑上说。追击诸葛亮,张郃就一定会死吗?以三国战事来看,连年征战,但战死沙场的大将有几人?
张郃追击,吃亏是大概率事件,但张郃战死沙场是小概率事件。司马懿要以这种方式除掉张郃,实在有些无聊。
其次,张郃对司马懿根本就不构成威胁。
张郃确实战功卓著,在军中威望极高,也深得历代魏主信任。但他是绝不可能进入高层的。
曹魏政权的高层,构成力量是曹氏宗族和大士族。因此,曹丕留下的老臣是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后来曹叡留下的托孤重臣是曹爽、司马懿。
而五子良将们,即使功勋卓著,也是不可能进入最高层的。除非···造反!
何况,张郃的年龄至少比司马懿大了10岁(张郃出生年不详,但184年张郃从军时,司马懿才5岁)。假定司马懿早就想夺权,他与其处心积虑弄死张郃,倒不如想想怎么熬过曹叡!
张郃之死,与所谓阴谋论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张郃之死,更可能是一场纯粹的技术事故。
------------------
推荐阅读:
为什么同样建的砖混结构,有些房几十年不变?有些房子却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