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有只老山羊是我干娘,奶奶说没有那只老山羊和王爷爷我就长不大。
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我奶奶带着我。没有奶吃啊,小孩子饿得多快啊,奶奶把我搂在怀里吃奶,开始还可以哄骗我一会儿,最后我饿得哇哇大哭。
奶奶听人说熬米油给小孩吃,可以补贴营养,还顶饱。奶奶就用一个大围巾兜着我,挂在怀里,拄着拐棍挨家挨户去找米。
可怜啊,我们那里没有米。其实隔壁县就产米,只是没人去我们那里卖,因为都知道我们那儿穷,大家都买不起米。直到我长到七八岁的时候,谁家熬个米汤,都让人羡慕。
寻了一天,下午四五点了,也没找到米。一路上还问着谁家生孩子了,想给我要一口奶吃,问了几个小村子,也没找到。奶奶看我饿得哭都没力气了,已经很累的她又加快了脚步,要和时间赛跑。
奶奶想着走到隔壁县,一定会给我找到米,让我喝口米汤。后来我问奶奶要是还找不到米咋办?奶奶说要是把你饿死了,我自己一个老太婆也不活了。
最后走到界碑那儿了,再外前走就到隔壁县的稻谷区了。一个放羊的老头看到我奶奶弯着腰拄着拐棍,胸前挂着一个孩子,还走得健步如飞。
放羊老头很奇怪,问我奶奶一个老太婆跑这么快干嘛去啊?奶奶说孩子没娘了,饿得都不会哭了,我去南阳给我孙子找些米熬米油喝,贴补一下。
那个老头对我奶奶说:老嫂子啊,我们这边也绝收了啊,你上哪儿找米……。我奶奶没听完就绝望地瘫坐地上了,一直挺住的精神也绷不住了,就拍着地哭了起来。
放羊的老头对我奶奶说:老嫂子,你抱着孩子过来,我这只羊再有几天就下羊羔了,你让孩子先吃吃羊奶,看老母羊有没有奶,有奶的话孩子就得救了。
放羊的爷爷拉着老母羊的腿,怕它踢人,我奶奶坐在地上,把我的小嘴放羊奶头上。我奶奶说我呼唧呼唧就吃起来了。老羊可能也可怜我,它躺了下来,让我吃奶。
吃饱了,我直接累得睡着了。放羊爷爷和我奶奶坐在一个土坡下避风,月亮头都出来了,我醒了,哇哇哭。奶奶这才放心了,知道我能活下来了。
后来我们在老爷爷家的旁房里住着,饿了好让我吃羊奶。老爷爷的儿子和儿媳妇也是好人,他们给奶奶说:让孩子在这住着吧,等两个月孩子大些了,可以吃玉米糊糊了,你再走。
后来,老母羊下小羊羔了,肚子可大了,就下一个。放羊的爷爷说这很奇怪,之前老母羊一胎都下两三只,还有次下四只,这次就下一只,它就等着给你孙子喂奶哩。
放羊爷爷叫我羊宝,我奶奶说我是那只老母羊的干儿子,老母羊就像知道有个孩子要吃它的羊奶长大一般,所以只下了一只小肥羊羔。
我的小名叫羊宝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村的人都知道羊宝这个名字咋来的,有人还开玩笑问我:羊宝,羊奶膻不膻啊?后来我长大些了,可以吃玉米糊糊了,放羊的爷爷和他家人才允许奶奶带着我回家。
后来我长大了,会跑会说话了,还不记事呢,收成好了,奶奶带着我去感谢放羊的爷爷和他家人。到地方给放羊的爷爷全家人磕头,看到我长大了,他们都激动得流泪了。
走的时候,路过后山,奶奶让我对着一块草地磕头。我都不记得了,都是听奶奶讲的。我当时还问为啥对空地磕头?奶奶说给羊妈磕头呢!
我还好奇地问,这个妈咋没有土包呢?后来奶奶告诉我,小时候我生的不是时候,又没妈了,是一只老母羊把我奶到会吃东西了,我才没饿死。
后来那只老肥羊老死了,羊肉大家吃了,羊骨等着卖给收骨头的肥料厂呢,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收,最后就把羊骨头埋在那片草地上了。
后来放羊爷爷一家在改革开放的时候都去郑州城了。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奶奶也不识字,也不懂得发电报和邮寄信件,我们两家人联系就少了。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孩子啊,可不能忘了你王爷爷一家人,等你有本事了,到郑州找他们,不管他们家人过得好不好,这门亲戚咱都得认……
后来我上完大学,又读法学硕博,在郑州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打听了几次王爷爷家人的消息,还去过他老家问村里人,村里人也说不出个确切来。
有次我去法院办事,法院那边正在审理一个复杂的商业案,听一个朋友给我讲了几嘴:被告大呼冤枉,说被算计了,原告那边紧逼不舍,一定要置被告企业于死地。
我对这个复杂的案子有些兴趣,回所里,从负责信息筛选的同事那里了解不少情况。听同事说原告一身正气,说话办事就不像坏人,公司的员工都说老板好,干不出原告说的事。
有天我去法院,在法院门口遇到一个人,看着我点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回家吃过饭,休息的时候我还在想在哪儿见过呢,还是想不起来。
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我突然想到,这个人我不认识,只是感觉他长得有点像放羊的王爷爷的儿子。我就去法院想找那个人问问他之前在南阳生活过没?
你越想找一个人,越不容易碰到。最后是我助理突然给我说他问出来了,那天审理的有那个商业案,还告诉我下次开庭时间,让我去碰碰运气。
其实助理是胡诌的,开玩笑呢,就是看我老是想那个年轻人是我小时候恩人的孙子,加上那段时间我们探讨那个奇葩商业案比较多,助理就是随便开个玩笑,意思就是你想得太多了,把你恩人一家想得都得落难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还真当回事了。我是这么想的,要是我恩人一家真牵扯到这个案子里,又是被告,那他们多么需要我这个律师帮忙啊。
必须保证我恩人不被伤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我有意找个小事去法院了,那天还真开庭了,中间休庭的时候我果然又遇到了那位年轻人。这就是缘分。
最后我主动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当时也倍感意外,一个陌生人怎么对他这么亲切。我有意问一下你老家是南阳的吧?他说是。
不到一分钟我就弄清楚他们就是我恩人一家了。很简单,我就问你知道有个叫羊宝的人吗?他很诧异,说他爷爷救过一个婴儿叫羊宝。
然后他就要进去了,我很激动,送他回庭的时候,我很自信地告诉他:你父亲一定会赢,因为我知道你父亲绝对干不出那种不着边际的事。
后来我亲自帮他家人打官司,我很负责,很强势地告诉原告和原告律师们:我非常确定你们一定输的,然后我讲了小时候吃羊奶的事。
原告和他的律师团队这才明天过来,像我这种知恩必报的家伙,一定会绞尽脑汁、绝不屈服绝不妥协的。他们的算计是要付出大代价的。
我开始收集证据,花费比平时案子多好几倍的时间来处理这个案子,最后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原告发现碰到硬骨头,他们那边主动撤诉了。
王爷爷的儿子一家人非常感动,请我去他家吃饭,看到王爷爷儿子和儿媳妇两鬓已经花白,在最困难的岁月里,他曾经帮过我,我能够在壮年时期又遇到他们,回报他们的恩情。王大爷一家人的经历就是对善良的人有好报最好的诠释吧。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我多管了一次闲事,挽救了一个女学生的性命,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有一年,在高考刚刚结束的季节,有一天我加班写材料工作到很晚,后来饥饿难耐,我决定到食品街的昼夜饭馆去吃夜宵。那天是个雨天,伴随着风,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我打着伞,迎着风雨朝食品街走去,途中要经过景观河上的吊桥。当我走上吊桥的时候,在路灯昏黄的光影下,我看到了一个人站在吊桥上,等我走近才看清,这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她没有打伞,全身上下已经被雨水淋透了,并且身上还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酒味,当时,她正对着空旷的景观河大喊大叫,情绪看上去有些不太稳定。我有些诧异,感到这个女孩子好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在此发泄情绪。但考虑到男女有别,我刚开始并没有打算去过问这个女孩子,当我与她在窄窄的吊桥上擦肩而过的时候,我更加看清了这个女孩子在哭泣,她脸上布满了雨水和泪水,而且她的脚上穿着一双粉红色的拖鞋。我虽然心中有疑问,但不能多管闲事的心理占据了上风,所以我并没有停住脚步,当我快走到吊桥的另一端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我发现那个女孩子不见了。这下刚才那些诸如男女有别、不能管闲事的杂念一扫而光,我快速跑到刚才那个女孩子所站的位置,发现吊桥上有一只粉红色的拖鞋,我马上意识到那个女孩子跳到了景观河里去了。我没有多想,也从吊桥上跳了下去。好在吊桥不高,景观河里的水也不是很深,我很快在河水里找到了那个女孩子,当时女孩子可能被吓着了,她死死抓住我的胳膊,被我连拉带拽地救到了岸上。我立刻给医院打了急救电话,并陪同女孩去了医院,帮助她办理了相关手续。看到女孩子经过救治脱离了危险,我才疲倦地回到家,饭都懒得吃,倒头便睡觉了。后来,女孩子的家人找到了我并到单位给我送了一面锦旗。原来,女孩子是因为填写高考志愿与单亲母亲发生了分歧,两人还大吵了一架,女孩子一时想不通,趁母亲上夜班的时候,独自喝了许多酒,干出了傻事。后来,医院救治的人告诉女孩的妈妈,那天下雨,景观河里的水不仅涨高了而且还很凉,如果不是我及时救治,女孩子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再后来,女孩子的妈妈听了我们的劝说,按孩子的意见填报了志愿,女孩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去了。不久,我们单位开展管理人员竞聘,强手如云,经过层层淘汰,到最后阶段只剩下我和一个旗鼓相当的同事,上级权衡再三举棋难定,最终,上级给我评语中加上了一句话:舍己救人。我也因此,胜出。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2006年,37岁的丛飞在深圳医院病逝,5年后妻子邢丹也意外身亡,5岁的小女儿成为了孤儿,16年过去,他们的善良却得到了最好的福报!
01
丛飞生前慈善演出超过400场,义工时长超过6000个小时,年仅37岁却因胃癌去世。
1992年,丛飞因参加《歌手大赛》而被人认识,并在1994年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歌手。
原本丛飞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一次义演活动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1994年,丛飞去四川成都参加了为失学儿童举办的义演活动,心地善良的丛飞非常心疼这些孩子的经历,把兜里带的将近3000元钱全部捐了出去。
主办人一脸感动的对丛飞说:谢谢您的善心,这笔钱至少能帮忙20多个孩子读完两年书。那一刻丛飞深受震撼,原来自己小小的一个举动,居然能改变一个贫困学子的人生。
丛飞也是出生一个很穷困的人家,因为家里没钱,他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每次看到这些失学儿童,丛飞就会想起当初的自己。
但丛飞依旧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现在能通过唱歌,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说的就是丛飞这种人。
这次义演回来后,丛飞心里就有了一个念头,之后他要尽全力去帮忙贫困家庭的孩子,努力让他们有书读。
丛飞这份善心,整整坚持了11年。
虽然当时的丛飞小有名气,但收入与大红的明星完全不能比,每次通过唱歌挣来的钱,大部分都捐给了山区的孩子,留给自己的却微乎其微。
明明顶着明星的光环,可丛飞却过着比普通人还不如的生活,可丛飞却说:看到那些孩子有书读,我就很快乐。
刚开始丛飞的资助数量,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后来很多人听说丛飞在做慈善,都一窝蜂全找到了他,说家里条件不好,想请他帮助。
丛飞心地很善良,当他看到那些求助者期盼的目光时,他实在不忍心拒绝。最后他只能硬着头皮,全部答应了下来。
可丛飞不是万能的,当资助学生人数接近200多名时,丛飞每天都在为钱发愁。为了能多挣钱,丛飞就拼命地接演出,有时间一天跑3-4个演出。
明明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可丛飞还是不愿停下休息,因为他对身后的100多名孩子,始终有责任感。如果他休息了,资助的钱该从哪里来,孩子没有书读该怎么办?
丛飞常年坚持做慈善,令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都过得很辛苦,但他的幸苦,却并不能换来很多人的理解,其中还包括妻子。
2003年,在丛飞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山区孩子的资助,不顾妻子的反对,坚持向身边朋友借了10万快钱。
妻子多次劝说无用后,一脸生气地说道;你想做慈善没有错,可你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别人,甚至还借钱资助他们,你看看我们一家人过得是什么生活,你至少也得为我们考虑一下啊!
后来不管丛飞如何挽留,妻子还是决定选择离开,2岁的女儿睿睿留在丛飞身边生活。
和前妻分开后,丛飞曾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一个叫邢丹的女人走进了他的生活,才给他带来了阳光。
02
邢丹比丛飞小12岁,两人因为工作偶然相识。
当时邢丹是一家航空公司的实习生,和丛飞多次接触后,她发现丛飞虽然有着明星的光环,却过得比普通人还清贫的生活。
当她得知丛飞把大部分钱都拿去做慈善后,不由得对他冲满了敬意,也开始有了好感。
随着了解增多,丛飞也对美丽善良的邢丹有了好感,两人就走到了一起。当初两人结婚时,还受到邢丹父母的严厉反对,理由是:丛飞不仅大邢丹12岁,还离异有孩子。
但家人的阻拦并没有把这对恋人吓到,他们最终用努力说服了父母,然后一起走进了婚姻。
婚后邢丹把女儿睿睿当作亲生孩子对待,悉心照顾她的生活,两个人的感情很好,睿睿一直叫邢丹妈妈。
和前妻不同的是,对于丛飞做慈善,邢丹一直表示很支持。她知道丛飞心里是一个有大爱的人,所以她愿意陪着丛飞一直吃苦。
为了帮助丛飞分担经济压力,邢丹还经常拿出以前的积蓄,和丛飞一起做慈善。
虽然为了做慈善,丛飞夫妇一直过着很简朴的生活,但他们却从未有过任何抱怨,反而觉得内心非常开心。
婚后一年邢丹怀孕了,这个消息令两人都非常激动。正当一家人都期盼孩子的到来时,一个厄运却突然到来。
丛飞因为常年赶活动,经常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就因此落下了胃病,但他一直没有在意,每次人不舒服时,就撑着就熬过了。家人们劝他去看医生,他总说还有义演没有完成,要过段时间才行。
因为长期劳累、饮食不规律,丛飞在2005年5月被确诊为胃癌。
当看到报告单时,邢丹不敢相信地张大了嘴巴,她哭着追问医生:医生,您能帮忙想想办法吗?他才37岁啊,我肚子里的孩子都还没出生啊!
看到邢丹伤心的样子,丛飞忍住病痛笑着安慰她:你别伤心,我怎么舍得离开你们呢,我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的!
丛飞的病情时好时坏,但他一直努力坚持到孩子出生。小女儿出生时,丛飞激动地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
2006年4月20 日,丛飞因病情严重去世,此时的小女儿还未满6个月。
丛飞去世后,最难过的莫过于妻子邢丹,可她不仅要照顾年迈的老人,还要顾及年幼的子女,压根没有时间悲伤。
丛飞生前就曾带着邢丹一起去做慈善,跟着丛飞做慈善的过程中,也让邢丹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在朋友的帮助,邢丹后来进入到深圳教育局工作,虽然平时要兼顾工作与家庭,邢丹已经非常劳累,但她心里始终记挂着丈夫的最重视的慈善。
为了能把丈夫的慈善工作持续下去,邢丹继承了丛飞生前的义工编号,经常去参加一些义工活动。
有人曾问邢丹:为什么你能一直坚持做慈善?邢丹笑着说:因为丛飞热爱慈善,而我爱他,我去做慈善,就像丛飞陪伴在我身边一样。
作为丛飞最重要的家人,邢丹一直在努力帮他延续未完成的慈善工作,就连他生前没有完成的事情,邢丹也帮他完成了。
丛飞生前一直记挂着要资助贵州一个贫困山区学校,但因为病情严重一直耽搁了。后来妻子邢丹帮他完成了这个愿望。
2006年,邢丹带着数名义工一起来到贵州,为一所山区学校捐了50台电脑,和10万元的学费。
为了鼓励让更多人献出爱心,加入做慈善的团队中,邢丹还经常去全国各地,帮丛飞宣讲生前做过的慈善事迹。
对于当时的邢丹而言,生活里有她热爱的工作,亲近的家人,她只希望能继续这样生活,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能尽量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厄运再一次落到这家人的头上,一家人的幸福戛然而止。
03
2011年,邢丹在坐车返回深圳的高速上被3名“熊孩子”投掷的飞石砸中,意外身亡。这3名少年本想开个玩笑,没想到却意外夺走邢丹的生命。
在丛飞去世后,他和邢丹常年坚持做慈善的行为,传遍了大街小巷。所有人都为他们的遭遇心痛落泪。
在邢丹遗体告别仪式上,有上千人自发来送行,有些人知道丛飞和邢丹,有些人从未见过丛飞夫妇,但却被他们的行为感动。
还有很多接受过丛飞夫妇帮助的人,都自发赶到了深圳来送邢丹最后一程。葬礼现场,哭声从未间断过,大家都特别舍不得善良的邢丹。
对于邢丹的父母而言,刚失去了女婿,现在又失去了女儿,心里的悲痛可想而知。最可怜的是小女儿,她还未满5岁,就成为了孤儿。
她一脸天真地问外婆:妈妈怎么躺在那?怎么都不理我?
外婆一边流着泪冲她说道:妈妈,她去天堂陪爸爸了,你以后要乖乖的。
她虽然听不懂天堂是什么意思,但看到妈妈默躺在那不说话,她也跟着默默掉眼泪。
后来邢丹的骨灰和丛飞合葬在一起,这对恩爱的夫妻,在地下也能团聚了。而3名导致邢丹去世的罪魁祸首,也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虽然失去了父母,但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丛飞两个女儿的生活,也给她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像深圳市慈善会还设立了“丛飞遗孤关怀计划”,定期向社会募捐爱心,然后为两个孩子成长从生活费、教育基金、社会医疗保障都做了足够的规划。
这个计划会一直持续到两个孩子年满22岁,等到她们有独立能力,才会停止援助。除了这些,像丛飞和邢丹生前的好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给予了很多帮助。
大女儿睿睿,因为丛飞生前有要求,她跟从爷爷奶奶生活,而小女儿则由邢丹丛飞生前的好友-封昌红收养。
在小丛飞的成长过程中,封昌红给予了很多关爱,两人虽不是亲母女,却已是亲人。
2021年,丛飞的小女儿考入南方科技大学,不仅成绩优异,还擅长多种才艺,这背后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
结语: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我觉得一定有。
古话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我始终很相信一句话:因果有轮回,善恶终有报。有可能我们做的好事、坏事,或许不一定会在我们身上体现,但可能会回报在我们的子女身上。
就像丛飞和邢丹夫妇一样,因为他们生前做了很多好事,帮助了很多人。所以在他们去世后,有很多人来关心他们的家人。
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回报在家人身上。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少坏人,但也有很多心地善良的好人。
我们还是要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不是说一定要有回报,当你有计较的去行善时,很有可能会失望。
很多人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不一定是为了有好报,更多是选择一种心安。
这辈子或许成为不了轰轰烈烈的人,但从未做过任何亏心事,坦坦荡荡地过完一生,一辈子问心无愧,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善良的报答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就是善良,千万不要因为几个人的坏,就让你否定善良的意义。
我们只管尽力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求回报,问心无愧,相信老天一定有他的安排。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有一次上班的时候遇到杀人事件,时间是早上78点。一个20多岁的小年轻在公共场所门口被另一个人捅了一刀。这两个人无冤无仇,根本不认识,凶手是随机性情绪发泄,他逮着人就是一刀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个小年轻当场就歇菜了。
现场有群众,但没人施以援手。
我那时候还在吃早点,端着早点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凶手杀了人之后就跑路了,然后一群人围着躺在地上的伤者叽叽喳喳。
此时,伤者已经陷入昏迷。
我扔了早点,也去看热闹,只见伤者的腹部有几公分宽的刀口,血流如注,伤者脸色惨白,表情处在弥留之际,半睁着眼睛。于是,我去掐他的人中,叫他不要睡,接着查看了他的伤口,那个时候,他已经神志不清,我决定送他去医院。
把他送到医院后,急诊大夫说要立刻动手术,叫我先去交10000块钱,动手术。其实我当时只是想稍微帮帮忙,谈垫钱救治,我心里就不乐意了。几年前10000块可以买不少东西,再说我也不会随身带着10000块。
但是医生护士不停地催,真是骑虎难下。
没办法,我打电话给财务,叫财务立刻去公司拿了10000现金,先救人吧。后来,其他同事把10000现金送了过来,我去交了,把交款凭证给医生的时候,他还让我签字,说签字才可以动手术,我又把字给签了。
大概抢救了6个小时,从早上一直抢救到下午3点左右,人脱险,我也就走了。对于这事情,我没有从中获利,就连一句谢谢都没得到。
再说另外一个例子。
原来有个同事,跳槽到其他公司后,因为那公司垮了,他失业了,没地方住,想住我家,我收留了他。但是后来,有一次这人骑我的摩托车,把我的腿弄伤了,我并没有要他赔偿,也没有责备他,但是他自己跑了,玩消失。
我住院几个月,疗伤几个月,这厮也没出现,一味地到处躲避。
因为涉及到保险,事故认定等等方面的问题,我必须起诉他。当时虽然索赔的金额比较高,但是最后法院跟我说他没钱,但可以抓他坐牢,我没让他坐牢,最终也没要他承担赔偿,因为像这种一无所有的人,再把他弄一次,他可能对别人,对社会都是一个危害。
但是,最后他还是被其他方面的人起诉了,不过那是另外一回事。
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我还算是比较善良的人,比较亲近社会。但我没有认为善良和好报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客观地说,认为善良与好报存在关联,是一种正义世界的谬误,一种迷信,迷信的人会认为,世界是在按照人类对与错的观念在运行,世界是公平公正的,好事会发生在好人的身上,坏事会发生在坏人的身上。
这种信念是明显站不住脚的:
我上次遇到的凶杀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个被杀的小伙子,跟凶手其实不认识。后来凶手被抓住了,我了解了一下凶手的动机,他就是随机性的情绪发泄。这个凶手有点神经质,是个一无所有的流动人员,可以说,凶手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杀人,他自己也是懵的。
再说一件事情,当年日本侵略我们中国的时候,数以百万计的无辜者惨死,被日军所折磨和杀害,这些中国老百姓可不是什么坏人,他们碍着谁了?结果还是死亡。
实际上,有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业力法则,就是一种经典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体现在弱者身上,当弱者受到压迫者的欺压的时候,他们无力为自己主张正义,没有能力报仇,于是他们只能忍受,作为一种心理调节机制,他们相信因果报应会降临到那些欺压自己的人身上。
坦白来说,我根本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所谓的从善,其实是一种习得性的价值观,并非与生俱来,即,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是你的追求,而非为了得到什么具有好处的报应。
我的总结是:善良是没有好报的,因为它不具备因果条件。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爷爷解放前救了别人一命,没有想到,这种福报,多年后会在父亲和堂哥的身上得到回报。
爷爷生前是一个热情豪爽、善良大度的农村人,在东川道一带,曾一度传为佳话。
解放前,我们这一带经常闹土匪。
有次,土匪跑到我们村里来抢东西,可爷爷和其他农民早早就觉察到了,把值钱的东西都藏了起来。结果土匪什么也没有抢到,就气愤地骑马离开,准备到下一个村子去抢点东西。
刚出村口,碰见一个老头。不知是因为这老头看了土匪一眼还是怎么回事,已从老头身边过去的土匪突然转过身上,一下把Q口对准了那个老头,逼问老头,村子里谁家特别有Q。
那老头顿时被吓得尿裤子了,战战兢兢地说道,刚才那个村子里白胡子老汉家有Q。
这股土匪一听,马上掉转马头直奔我家,抓走了我太爷,让我爷爷去拿Q赎人。
没有办法,我爷爷花了一百个银元才把太爷赎了回来。
后来,才知道,那个告密者,竟然就是我家对门老头。
得知真相后,几个本家爷爷还有我的伯父等都气愤不已,准备去找对门老头。
可爷爷最后却说“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何况现在兵荒马乱的,面对土匪的Q口,谁还不是先顾自己呢!这事就算了吧。”
从此后,对门老头见了爷爷很不好意思,几乎都是绕着走,但爷爷却非常大度地和他打招呼。
有次,那个老头的家人生了大病要请先生(医生),可家里却没有钱。爷爷知道后,便直接拿了十个银元让他们度过了难关。
这种以德报怨的事情,对门老头的后人现在还常常说起。
解放前,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人都在求自保,可爷爷却始终以一颗善良之心,尽力帮助别人。用他的话说“谁还没有个七灾八难的呀,帮了别人咱们也少不了什么。”
我们这儿盛产陶瓷和煤炭,而富平、三原、泾阳等关中道一带盛产粮食,却不产陶瓷、煤炭等这些物品。解放前,经常有人吆着牲口来我们这儿用粮换炭。
有次,爷爷吆着牲口去煤矿上买点炭,刚走到矿井沟口,碰见几个国民党兵围在一起打一个年轻人。周边围了几个人,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劝阻。
爷爷上去一打听,原来,被打的那个人是三原的。昨天一早上,他赶着牲口驮了一袋子粮食到我们这儿来换煤。早上刚把粮卖了换成了煤炭,走到沟口,被这群国民党兵发现了,要拉壮丁。
这群国民党兵也是欺软怕硬,抓本地人去当壮丁,害怕本地人联合起来揍他们,就专门抓这些外地口音的人。这个三原人就比较倒霉,正好被抓到了。
三原人当然不答应了,然后又反抗了几下,结果被这群国民党兵给抓住,直接打倒在地,用枪托子打。
爷爷知道了原因后,心里虽然非常生气,但也不敢直接让这群国民党士兵住手。
他看了一下,发现有一个当兵的他认识。然后就有了主意。
“你们这是干什么呢,准备把我外甥打死吗?”他大喊一声。
那群国民党士兵正打得起劲,忽然听到这么一声,停了下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
爷爷看这群国民党兵停了下来,马上蹲到地上,扶起那个年轻人问道“外甥呀,你咋在这儿呢,他们为啥打你呢?”
那个年轻人抬头一看,不认识这个老头,但一听这话,就知道,刚才那么一说,肯定是想救他。
他马上说道“舅呀,你怎么才来呢,我昨天从三原驮粮换炭,刚准备去你家,就被这些老总们给拦住,非让我去给他们修铁路。”
爷爷这时抬起头看着他认识的那个国民党兵说道“小五,你还认识我不,我是咱王村的”
那个叫小五的国民党兵马上说“认识、认识,你不是咱们东川道的王善人嘛。”
小五说完,又对旁边那群国民党兵说道“算了吧,这老汉是咱东川道的王善人,县上长官见了都要让几分呢。既然这小伙子是老汉的外甥,咱们就算了吧,抓谁不是抓,咱们换个人抓壮丁就是了。”
听了这话,爷爷马上站起来,从兜里摸出几块银元来,塞到小五手里,说道“各位老总位辛苦了,小五请大家吃个点心、喝个茶去。”
几个国民党士兵一听,再看看有钱了,就走掉了。
爷爷也顾不上去煤窑驮炭了,直接先把那个年轻人接回家。让奶奶给弄了点吃了,看看只是些皮外伤,就叮嘱那个年轻人回三原时路上小心点。
年轻人被爷爷救了一命,感动地不知道怎么是好,直接跪在地上,给爷爷磕了三个响头,并直接拜爷爷为干大(干爸)。
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那个三原人再也不敢来我们这儿驮炭了。后来我们只知道他叫杨民娃,是三原大程某个村子的人。
解放后,杨民娃带着老婆看过一次爷爷,但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再后来就没有联系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这儿一连几年庄稼欠收,缺吃少穿是再正常不过了。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大家想尽了办法,拉缸走泾三原换粮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这儿从唐代起就盛产陶瓷,解放后,陈炉大缸厂生产的大水缸更是深受农民欢迎。这大水缸不仅能盛水,能存放粮食,更不会变质,还不怕老鼠咬。
而富平、三原、泾阳一带,盛产小麦,那个年代粮食是不能随便买卖的,所以就出现了以物换物的现象,父亲就是拉着我们这儿的水缸去泾三原一带换粮食。
那时候爷爷已经过世,但父亲和堂哥每次去泾三原时,都会想起爷爷那个干儿子。但几次去泾三原换粮,却没有到过大程镇。
七三年刚入腊月,为了给过年弄点小麦等细粮,父亲和堂哥再次走上了拉缸换粮之路。
为了多换点粮食,他们大缸套小缸,大大小小拉了七八个水缸,足有千斤左右。然后一早从家里出发,准备赶在天黑前换到粮食,然后连夜返回。
可刚走了不长时间,天上就飘起了雪花。出了岔口刚进入富平地界,小雪就变成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时,父亲都会直接走到附近的村子里,不管多少换点粮食回来。但那天,他和堂哥想,能多换点儿就多换点儿。
走了几户人家,那些人可能也看到大雪天,就故意压价,算下来,比平时要少换近百十斤粮食。
想想马上过年了,辛苦点儿就能多换点粮食,父亲便和堂哥决定,继续向前走走,因为越向南换得粮食越多。
于是他们俩个继续冒着大雪沿着公路向前走,虽然雪越下越大,路上已慢慢有点儿结冰了,但为了能多换点儿粮食,父亲和堂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下了富平瓦头坡,不知不觉进入三原大程地界。
当看到“大程”两个字时,父亲和堂哥竟然莫名地激动起来。因为爷爷的干儿子就是大程的。可惜大程太大了,也不知道那个村离公路远近呢。
刚走了一段路,突然只听“呯”的一声,然后就是架子车车胎传来的“噗、噗、噗”声。
坏了,父亲在拉架子车转一个弯时,可能用力过猛,把架子车车胎给弄得胎爆了。
这可怎么办?这下别说换粮,就连回去都成问题。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而且下着大雪,四周一片白茫茫,连个人影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呢?
父亲和堂哥无奈地站在雪地里,急忙也想不出个办法来。
停了一会,父亲对堂哥说“看来咱们今天真的命不好,应该在富平就把缸换成粮食,都怪咱们太贪心了。”
堂哥也后悔地说道“是呀,要不然这会儿,咱们都回去睡在热炕上了,唉!”
这时父亲突然发现前边不远处,有一条路可能是通往一个村子的。
他便对堂哥说,我看前边有条路,你在这儿等着,我去看前边有没有村子。实在不行,咱们就把这缸贱卖了,找个人把架子车修好,多少换点粮回去,不然这大雪天,一晚止要把咱们冻S在这。
堂哥只好同意了父亲的办法,让父亲去找人想办法。
父亲顺着那条路向前走了大概有一公里多,看到一个小村庄。天上鹅毛般的大雪不停地下着,寂静的小村庄里户户大门紧闭。
父亲随便敲了一家门进了去,说明了来由。那户人看了看父亲,说到“我前几天才换下水缸,现在真的不需要,不行你去问问别人家吧。”
父亲只好悻悻地向外走,临出门时,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你知道XX村离这儿远近呢”
那人竟然笑了,这就是“XX村呀”。
父亲一听,激动地急忙就问“是吗,原来这就是XX村呀。那你知道你村里有没有一个叫杨民娃的人”
那人一听,笑着说到“知道呀,你咋认识民娃呢,他是我一个本家叔呢,住得离这儿不远。”
父亲听了,就简单地说了一下他是王村人,民娃是爷爷的干儿子。又把今天出来拉缸换粮到这里,架子车爆胎的事说了一下。
那人听了忙说,哎呀,民娃干大原来就是你大呀。今天真是巧了,民娃叔的事,我们都知道。他经常给我们小辈说起你大救他的事情呢。这事呀,我们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基本上都知道。
走,我现在就带你去找民娃叔。那人激动地说着。然后又说道,你先等一下,我现在马上叫人拿上补胎的给咱把架子车弄回来。
然后他就跑了出去,没几分钟,他就进来了,高兴地对父亲说,现在咱们找我民娃叔,我已经安排人去修架子车轱辘了,没事,一会就修好了。
那人带着父亲走了几百米,然后推开了一户人家的门,一进门就大声地嚷了起来“民娃叔,民娃叔,你看我给你把谁带了。”
从房子里边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来,他愣愣地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那人。
这时,那人激动地喊到“叔,这就是你经常说的你干大的小儿子。”
刚才还在发愣的民娃一听,急忙向前两步,紧紧地拉住了父亲的双手,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嘴里不停地说着“没有想到呀,没有想到。”
那天,民娃和村里人不仅帮父亲修好了架子车,还做了香喷喷的鸡蛋豆腐臊子和热气腾腾的捞面条,把炕烧得热乎乎的,让父亲和堂哥度过了温暖的一晚。
第二天,民娃坚决要让父亲和堂哥再住一两天等雪停了再走。可害怕母亲担心,父亲婉拒了民娃的盛情邀请。
民娃见此情况也不好再挽留,于是就再拉了一个架子车,装了一些粮食还有一大块猪肉,和父亲换下的一车粮,两个架子车一块儿回到了我们家。
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德之人,必有后福!
正如爷爷在世时常讲“有钱做善事,没钱做善人”“做人做事,不要求别人如何回报,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行了”。他一生积德行善没有想到过回报,谁知道多年后,父亲和堂哥却跟着受了益。
善良的人,今天可能没有得到回报。但只要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不久的将来,肯定会结出善良的果实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