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没有写其它朝代的书,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为什么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没有写其它朝代的书,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第一,可能确实是江郎才尽了。第二,可能是工作忙了,没时间写了。还有可能是因为版权收太多了,没有动力写了。
▍为什么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没有写其它朝代的书,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对于当年明月,不少曾·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在看完整个系列书籍之后,总有那么一种淡淡的遗憾。
那就是,作者写历史,功底这么深,写得又这么好,可为啥后来就没有继续再写了呢?
有些人猜测着,是不是当年明月写完这部浩瀚的明史之后,笔锋渐钝,最终江郎才尽了呢?
其实,倘若您真的从一开始就始终关注当年明月的话,就会知道:
当年明月在写完《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最初确实有过想继续写下去的打算。
2009年4月10日,《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章在新浪博客中更新完毕,耗时三年,篇幅200余万字的这部浩瀚草根明史,最终落下帷幕。
这部书当年有多火,相信现在的不少小伙伴们,依然记忆犹新。
天涯煮酒里面不少人曾自封、被封为历史大神,而自从当年明月横空出世之后,诸神寂静,而随后当年明月被迫从天涯转战新浪之后,天涯煮酒最终跌落神坛,开始走向没落。
这一年,当年明月(石悦)刚刚三十岁。三年前他只是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领导对他的业务评价是:
还好,一般。
而三年后,当年明月的书成为了全中国最热销的书籍之一,07,08,09年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都有他的名字,2009年千万的版税更使得年轻的石悦,一时风头无两。
出名要趁早,2009年的石悦,确实很年轻,也很出名。
面对主流媒体的采访、面对无数读者、粉丝的追捧,当时的石悦关于自己未来的打算,其实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再正常不过:
撸起袖子继续干!
2009年4月13日晚,石悦在新浪博客中发表了对自己未来去向的一个简短说明:
说明中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自己未来,还是要写的,只是因为写完这部书,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因此,寻思着先暂且休息三个月,然后再战。
最后他还是强调了一下自己文章的原则,未来更文,依然不收费:
歇歇吧,消停会,等歇到某广告老大爷的程度(腿有劲了,一口气爬五楼不累),再来继续奋斗,估计至少也得三个多月,到时见吧,至于原则,还是一样,爱看就看,不爱看就不看,看了又说不爱看的也行,依然不收费,感谢大家的支持,绝不忘本。
博文下面网友们的追贴中,有劝慰保重身体的,有建议博主以后写汉朝、唐朝的,也有Mark一下,坐等当年明月复出,再看佳作的,一千多个追更的帖子里面,期待满满。
然而很遗憾,不过也是很正常的是,当年明月最终还是跟他所有的拥趸和粉丝们,爽约了。
最初的原因,应该是出道即巅峰的压力
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期间,当年明月曾在博客中数次提及自己的新书打算,然而迟迟不能推出新书,也让许多读者们开始在博客中不断催促起来。
对于大家的催更,在2012年1月1日新年祝福之中,当年明月解释了新作难产的原因:
这一年很忙,新书写作方面,前后写了三稿,感觉可以改进的地方太多,所以还在改,很多人说我是压力大,毕竟上一本书太成功,太多人看,名气太大,被压住了,实话吧,我没什么压力,超越之前的那本书,想想就好。
其实吧,我的真实想法就一句话:不能太丢人吧。就这个想法,我很知足。
所以还在改。
一般人写作,总会有个成熟的过程,一战封神,出道即巅峰的不太多,而《明朝那些事儿》却是另类,它给当年明月带来了无限荣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相对沉重的压力。
虽说当年明月说自己没有压力。
但当他再次提笔想写的时候,总还是会不自觉地对比自己先前的作品,下一部书,如何避免不落俗套、如何写得更加出彩,而当他写出三章初稿之后,发现无法超越、媲美《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挫败感、无法突破的无力感,相信不少网文作家们都曾有过这种感受。
陷入困境,无法突围,毕竟当年明月十几岁就开始研究明史,十几年的积淀,才换来这行云流水般的厚积薄发。
猛地让他恶补其他朝代,然后推出一套不弱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书,确实有难度。
而就在当年明月陷入出书难的时候,他的仕途也开始变得不一样起来了。
不能再摸鱼了
当年明月的博客停更在2012年5月。
第二年,他的工作便发生了变化。
2013年4月,石悦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综合室副主任(副处级)。
工作的变化使得未来的写作事业,变得更加困难起来。
我们都知道,写东西不是单纯码字,他需要构思,最主要的是要耗费时间。
当年刘慈欣写小说时,就是靠着在娘子关的发电厂里摸鱼,趁着一大把闲时间,搞创作,最终将兼职搞成了主业。
当年明月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他提及自己创作是白天工作,晚上写作,但我们从博客更文时间就能看出,不少文章更新的时间有白天,也有五六点钟的时间,要说上班一点儿没摸鱼,下了班就能秒更,这种可能性近似于童话性质。
因此,当石悦的工作开始走向高位的时候,工作责任、工作压力也最终使得他不可能有大把摸鱼的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投入到创作中。
新书遥遥无期,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石悦在历史方面才华横溢,不写继续历史文,可惜了,但对于石悦自己来说,未来的路到底该向何方,仕途还是名利?
他早就有着自己的决断。
就像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结尾之中,所说的那句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为什么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没有写其它朝代的书,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人生有很多成功呢,往往并不是上下求索,而是无心插柳。当年明月的成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仔细回溯一下当年明月成名的年代,其实是大家的阅读口味从严肃文学向网络文学转型的年代。2006年,当年明月开始创作《明朝那些事儿》,天下霸唱开始创作《鬼吹灯》,南派三叔开始创作《盗墓笔记》……在这一年前后,以及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不同的写作领域,相继出现了许多开拓型写手,比如写悬疑小说的蔡骏,从纯文学领域“跨界”官场小说并作品大卖的王跃文等等,他们都成为该创作领域的翘楚级人物。
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论坛即时创作、交互阅读模式的兴起,大家的阅读口味开始转向通俗化、趣味化甚至猎奇化,谁抓住了这个风口,也就抓住了潜在的巨大读者群体。
在当年明月之前,没有人以那样的方式去讲述历史。而他以调侃的方式、小说的笔法再现了历史上的明朝,将现代的流行词汇、生活场景、思维方式,无缝植入过去的故事,让明史不再埋首故纸堆,变得鲜活起来,立体起来,亲切起来。
因此,《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各种年龄段、各种阶层的读者,成为当年图书市场最受欢迎的历史普及读本。
对20多岁年纪轻轻考上海关、生活无甚压力、爱读史尤其是熟读明史的当年明月来说,在不到30岁的黄金年龄,洋洋洒洒写下近百万字的《明朝那些事儿》,更多是将过去的阅读经验、思考沉淀、创作热情融为一体,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才华大爆发。而他的写作初衷和诉求,并不是成为一名作家,这从他日后的人生履历,足窥一二。
《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以千万册计,笔名当年明月、真名石悦的他,收获了普通公务员难以想象的巨额稿酬,屡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并收获了读者乃至学者的盛誉,有高校学者将其作为流行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深入研究,认为它具备了一切流行文化的传播元素。
但当年明月对自己作品的广度和深度,认知得其实颇为清醒,提到自己的史学偶像钱穆,他坦言——
“我的书我希望它流传很久,但是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我的书卖的很好,但是我一直认为钱穆的书虽然可能一年卖不到100本,但是100年以后,他的书还是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还是会被翻出来重新出版。”
或许是有如此冷静的认知,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当年明月并没有乘胜追击,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答主认为,这绝不是因为他写完这一部就才思枯竭、江郎才尽,而是因为他的人生志向并不在此,也就不必一条道路坚持到底。
当年明月今何在?他以真名石悦,低调地生活着、工作着,历任环保部宣教中心综合室副主任、河北省隆化县挂职副县长、中版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5月,39岁的他升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正处级。
可以说,他曾经是公务员队伍里的斜杠青年;现在,藏起功与名之后,依然是公务员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
▍为什么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没有写其它朝代的书,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个人认为,并非江郎才尽,只是个人选择。
或许石悦,也就是当年明月在2009年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可以让人得以一窥他的内心:“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无论你出多大名也好,出多大风头也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从这句话,明显可以看出当年明月的选择。历史是爱好,出风头是意外,正经的工作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就如同他笔下那些明朝人物,既然选择了仕途,那就以此为根本,心无旁骛,才能好整以暇。
那些名臣们,哪一个又不是文章好手,哪一个又不是博闻强记,纵横古今之辈。但他们,同样是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或许,石悦就是因为写史,认识到了这点。
石悦先是成为了广东顺德海关的一名公务员。
2013年4月,任环保部宣教中心综合室副主任(副处级)。
2013年10月—2014年12月,任河北省隆化县副县长(挂职)。
隆化县在承德不算一个小县,按照明朝的官制,这个职务大概是从七品,这个时候,石悦还只有34岁,相当年轻,当然,这是挂职,只是锻炼一下,也是以后还有重用的意思。
2016年2月,任中版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版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不清楚是干嘛的,估计也有国企或央企背景。
而去年的最新消息,在2018年5月,石悦担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这是正处级别的干部,相当于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市级单位局长这样的级别,这在明朝,大致是个正七品的官职,石悦去年是39岁,还未满40周岁,再往上,就是副厅级、副市级的干部,前途不可限量。
仕途顺利的石悦,按着他设想的道路在前进,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太高调未必是好事,而石悦的性格,本身就比较低调,而且这样的环境,也不适合他进行创作。
以上是工作方面,还有时间方面。
这个级别的干部,显然不太能有时间再来从事写作。而写作,尤其是写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材料。石悦是1979年生人,2006年《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首发,当时他是27岁,有没有结婚我不太清楚,估计应该是还没有,如果已婚的话,可能还未必生子。2009年《明朝那些事儿》完稿,石悦已经30岁,这个年龄的男人,应该已经结婚生子。
诸位有家室的话应该知道,有了孩子以后,时间就变得非常宝贵了,白天需要工作,晚上偶尔还要应酬,回家能陪一陪孩子,自己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就失去了写作的基础,再想有什么作品就是空谈了。
所以,小院认为,当年明月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他再出作品。石悦或许并非不想写,经过岁月的积淀,也许哪一天他再次一鸣惊人,拿出超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作品,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什么当年明月写了《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没有写其它朝代的书,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这个问题,我认为并不是当年明月江郎才尽了。我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吧,下面我就谈谈吧。
一、写书并非本职工作,而是出于兴趣爱好
说实话,当年明月本人是有着自己的正式工作的。他在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他本人的工作是海关职员。因此写书这件事情并非是当年明月为了养活自己而不得不写的,他本人写书纯粹是为了传播历史知识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当年明月没必要像那些网络小说作家一样一本一本书地拼命写,为了养活自己。
不得不说,处于兴趣爱好写书跟为了恰饭写书写出来的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我想正是因为这样,当年明月的书才写得很有意思而且引人注目吧。
因此当年明月写书,完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没必要为了写而写,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这样也很快乐。
二、当年明月工作忙,已经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写了
刘慈欣因为《流浪地球》而红了一把,其实我从《科幻世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颇有才气的作家了。最初刘慈欣写书,都是在上班时间写的,为什么?因为工作清闲而且比较无聊,因此刘慈欣就只好写书消遣一下并且赚点稿费贴补家用了。
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的工作比较清闲,晚上回家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因此就在家里写书。最初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都是上传到天涯论坛上的,我想那个时候的当年明月想要靠这本书挣大钱的心思还是没有的。
在天涯论坛上,当年明月受到过网友的谩骂,也受到了一些大写手的打压,但是他都挺了过来,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不得不说也是不容易的。而且后来他还主动放弃了一部分关税,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不太看重钱的人。
现在当年明月已经升官当了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了,工作繁忙,不像原本一样有空闲时间写书了。
三、当年明月不想恰烂钱
不得不说,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带货主播翻车,知名游戏主播恰烂钱等事件让人不忍直视。说白了他们就是在消耗自己的名声和观众对自己的喜爱度,然后通过这种手段去赚钱。
不得不说,如果当年明月找几个写手去写几本书,然后冠上自己的名字,会不会有人买单?一定会有人买单的。但是这些书质量良莠不齐,损害的就是当年明月自己的名声了。
我前面说过了,当年明月本人不是那种很喜欢金钱的人,他本人颇有几分风骨,因此他不想通过这种手段挣钱,可能在他有好的构思之前,他是不想去恰这个烂钱的。
四、他在憋大招
不得不说,当年明月之所以没写新书,有没有可能是他在酝酿新书?我本人是个小小的历史领域创作者,深知写一篇文章的艰辛苦楚,当年明月如果想要写一本书,恐怕需要更长的事件去准备以及构思,因此有可能他是在憋大招,来一个“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