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芈八子和义渠王之间的关系,是一段纠结于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结合。他们在一起相守30余年,甚至还生了两个儿子,看上去两个人相守一生已成必然,但芈八子最终却选择对义渠王痛下杀手,两个儿子的结局也以惨淡收场,为何会这样?
芈八子
一部《芈月传》当年风靡了千家万户,让“芈月”的角色深入人心,但事实上,秦宣太后的名字并没有史料记载,后世史学家对她也是称呼为“芈八子”。
“芈”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于汉水流域,乃楚国祖先之族姓,秦宣太后姓的就是这个“芈”。但“八子”却并非是她的名字,根据《史记》记载,“八子”是秦宣太后的故号,是一种秦朝妃嫔的封号。
芈,楚姓也。八子,妇官也。——《大事记解题》
在《汉书》中对“八子”有着更详细的记载,“八子视千石,比中更。”也就是说,“八子”的俸禄与“千石”、“中更”差不多。千石的月俸米九十斛,而中更则属于第十三等爵位。
“芈八子”的丈夫是秦惠文王,儿子是秦昭襄王,在秦昭襄王登上王位后,由于秦昭襄王年幼,芈八子被尊为皇太后起,就开始在参与朝政,与自己的几个兄弟一起帮扶秦昭襄王。
秦惠文王与秦昭襄王是秦朝后来一统天下的重要奠基人,芈八子作为他们的妃子和母亲,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她的存在,才让秦朝的强势发展得以延续,令两代秦王之间的交接期得以安稳度过。
义渠
秦国想要统一六国的野心,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酝酿了。早在秦惠文王时期,苏秦就曾对秦惠文王说过,“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但秦惠文王并未同意,他虽然有野心,却是一位十分理智的君主,他认为当时秦国羽翼未丰,统一六国的时机未到,并未采用苏秦的建议。
秦惠文王虽然没有急于统一六国,却一直为这个志向积蓄国力,在他死后,一直受丈夫影响的芈八子,继承了丈夫的遗志。芈八子参与朝政以后,同样以一统天下为目标,带领秦国走向强盛。
公元前318年,魏、赵、楚、韩、燕五国联合发兵攻打秦国,秦国派重兵应敌,双方交战于函谷关。秦国国力强盛,虽然以一敌五,但仍然无所畏惧。就在秦国忙于应付五国联军时,义渠突然发兵攻秦,秦国腹背受敌,仓皇应战之下,遭遇惨败。
义渠乃游牧民族,尤其善于骑射,在平原地区能够发挥出极强的机动性,秦国西北边境经常遭到义渠骑兵的骚扰。义渠强大起来以后,对秦国边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秦国始终都没找到对抗义渠骑兵的办法,只能选择以烧荒这样的消极策略应对。
烧荒虽然可以损毁草场,给义渠骑兵的补给增加困难,但这样的做法却只能缓解秦国边境的压力,并非一劳永逸的良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秦惠文王时期,这位秦国的雄主利用义渠一次内乱的机会,主动出击,接连攻取义渠25座城池。
义渠遭到惨重打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一蹶不振,为了让秦国继续对义渠发起进攻,义渠逼不得已之下,向秦国称臣。这段时期,秦国边境迎来了短暂的安宁,但义渠亡秦之心不死,一直都在韬光养晦,等待着给秦国致命一击的时机。
公元前318年的这次突然袭击,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动的,秦国因为抵御五国联军派出了大量精锐,导致后方空虚,被义渠钻了空子。这次战败以后,秦国国力大伤,也让秦国的掌权者认清了一个事实,秦国想要一统天下,安心向东进兵,必须要先处理好义渠。
芈八子与义渠王
义渠从此以后,成为秦国卧榻之侧的猛虎,若想彻底除掉这个威胁,就必须要派兵将义渠攻灭。但秦国新败,实力受损,想要攻灭义渠难如登天。而且,秦国若是重兵攻打义渠,其余六国必然趁机来攻,届时又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秦国若想实现称霸天下的理想,就必须暂时稳住义渠,这样才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境地。无奈之下,芈八子决定采取怀柔的政策安抚义渠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芈八子与义渠王接近,在一起生活了30余年,期间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在许多人眼中,芈八子的这个选择,是她身为秦国太后,为了秦国强盛而委曲求全。这确实是一个中肯的观点,但笔者以为又不全对,因为芈八子与义渠王在一起数十年,过了半辈子之久,又生育了子嗣,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感情,显然不符合事实。
芈八子最后为何对义渠王痛下杀手?
芈八子安抚义渠王始于无奈,但她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没忘记丈夫的遗志,无论她与义渠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仍以强秦为先,立志于一统天下。
最重要的是,芈八子的儿子秦昭襄王,与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位强势的君王。他长大以后,明白了母亲的忍辱负重,对义渠王始终怀恨在心,认为义渠王所做的一切,是秦国一切屈辱的根源。
如果说芈八子与义渠王之间还有一些感情在,那么秦昭襄王与义渠王之间,就只有恨。秦昭襄王对义渠王的隐忍越久,积蓄的恨意就越浓重。当秦国积蓄的国力足以攻灭义渠时,秦昭襄王就会将这份恨意倾泻在义渠王身上。
彼时,即便芈八子不愿意,也已经由不得她。秦昭襄王早已不是当年的幼主,已经羽翼丰满的秦昭襄王,在确定了攻灭义渠的方针以后,自然不可能留在义渠王这个后患。芈八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娇弱的女人,为了秦国的未来,她将义渠王引到甘泉宫,结束了他的生命。
此后,义渠被秦国攻灭,但关于芈八子和义渠王的两个儿子,史料中却没有任何后续的记载。但义渠王这两个儿子的结局也并不难推测,无非就是两种结局:
其一,史料对这两个儿子没有记载,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若是长大成年,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由此可以推断,这两个儿子极有可能很早就夭折了;
其二,即便义渠王的两个儿子因为身份特殊而没有被史官记载,那么最终的结局,也肯定是死路一条。无论他们在义渠被攻灭时处于何处,无论芈八子是否想庇护他们,秦昭襄王都不会饶过他们,因为国仇家恨难以化解,留下他们也必然是隐患。
芈八子和义渠王在一起,是一场始于秦国怀柔政策,而终于义渠王失去价值的结合。他们有孩子,也很有可能有感情,但在秦昭襄王强大的情况下,芈八子这位强势的女人,也不得不在大势所趋之下做出选择。
秦宣太后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但她也只是一个女人而已,她也有感情。在成功的背后,她所承受的苦难不小,她付出的也太多。为了丈夫和儿子,芈八子做了她该做、她能做的一切,也帮助秦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愿望。
参考资料:《史记》、《大事记解题》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不是每一个执掌权力的太后都是武则天、慈禧一样的太后,为了个人私利贪恋权力,甚至不惜残害自已的后代,宣太后显然是一个另类。
宣太后是楚国人,名字叫芈(mǐ)八子,嫁给了秦惠文王为妾,秦惠文王就是那位车裂商鞅的秦国国君,宣太后与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活得最久的国君,次子公子公子芾,幼子公子悝。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惠文王之子嬴荡即位秦武王,秦武王只当了三年国君,就因为在洛阳举鼎而死,武王死后,嬴稷在赵武灵王的强力干涉及宣太后等人的支持下成为秦国国君,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还联合宣太后、魏冉等人,消灭了企图谋夺王位的秦惠文王之妃及公子壮等人,巩固了秦国稳定。从此之后,宣太后一直活跃在秦国政局,辅佐秦昭襄王。
而发生在宣太后身上最有著名的事件就是:身为太后的宣太后芈八子,居然私通义渠王,还生下两个儿子,之后又色诱并杀了义渠王,这又是怎么回事?
据《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意思是:秦昭襄王时期,义渠戎王与宣太后私通,并生下两个孩子。宣太后在甘泉宫使用计谋谋杀了义渠戎王,秦国于是发兵讨伐并消灭了义渠国。
义渠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当时生活在秦国的西北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北部、甘肃中北部和宁夏一带,是当时比较强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义渠是游牧民族,善长骑兵作战,经常入侵并骚扰秦国边境。
早年秦国无法与强大的义渠对抗,只能通过烧荒的方法隔离义渠,因为义渠是游牧民族,需要用草场来放牧,秦国将边境地区大批量的草场全部烧毁,让义渠无法靠近秦国生活,到秦惠文王时期,义渠国发生内乱,秦惠文王趁机发兵攻打义渠,攻取了义渠国25座城池,并逼义渠称臣于秦国。
公元前318年,魏国公孙衍联合赵、韩、燕、楚四国与魏国一起,发动五国伐秦,六国在函谷关交战,而义渠国趁秦国国内空虚之际发兵攻打秦国,秦国措手不及,被义渠打败,损失惨重。
到了秦昭襄王和宣太后当政期是,义渠仍是秦国西边的心腹大患,有了义渠的存在,秦国无法安心向东发展,于是秦昭襄王决定改变对义渠政策,将之前的武力讨伐为主,改为怀柔、拉拢的政策,而执行这一政策的正是宣太后本人。
在秦昭襄王即位的当年,义渠王到秦国朝拜,被宣太后想办法留在了甘泉宫,宣太后不惜以自已身体色诱义渠王留在甘泉宫,并长期与义渠王私通,而且还为义渠王生下两个儿子,此事引起轩然大波。
秦国太后居然与戎人私通,还生了儿子,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义渠王这么容易被宣太后骗,首先是觉得秦国是寡母少主当政,不怎么担心,其次就是宣太后居然怀了义渠王的儿子,也让义渠王大大放戒备心理。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在过了34年后,义渠王被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宫,曾经的同林鸟向义渠伸出了黑手,要知道宣太后与义渠王在一起的时间有34年,甚至超过了宣太后的前夫秦惠文王在一起的时间,还生了两个儿子,但在国家大义面前,宣太后选择放弃私情,杀害情夫义渠王。
那么宣太后与义渠王的两个儿子呢?
当然是被杀了。
宣太后杀了义渠王之后,秦昭襄王马上就派兵攻灭了义渠国,将义渠国纳入秦国的统治,并在原义渠国上新设置了三个郡,分别是:北地郡、陇西郡和上郡。
整个义渠国都被灭亡,义渠王的儿子们当然被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秦昭襄王可是发动长平之战的秦国国君,为了秦国大业,没什么事做不出来,哪怕是杀了自已同母异父的弟弟,也绝不会犹豫。
在宣太后杀了义渠王之后,还有过另一个情夫魏丑夫,可见在当时,女人养一个情夫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是身居高位的女人,但这个时候的宣太后年龄已经很大了,公元前265年,宣太后去世,这一年,离她儿子秦昭襄王即位已经41年了。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在秦宣太后60岁时,她看中了秦国大臣魏丑夫,魏丑夫天生英俊潇洒,秦宣太后没事儿就把魏丑夫叫进宫来“聊天”,一聊就聊到天亮。
秦宣太后死前还曾特别惦记这位老情人,下了一道谕旨:在我下葬的时候,要让魏丑夫陪着我,给我殉葬。
幸好魏丑夫的哥们儿,大臣庸芮出面帮魏丑夫解了围。
当时,庸芮问了秦宣太后一个问题:“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或者感知?”
秦宣太后想了想回答说“没有”。
庸芮说“既然太后知道人死后没有感知,又让自己的心上人白白去送死,这不是非常可惜吗?而且如果人死后没有感知,几十年来先王看到你的所作所为,可能积攒了不少的怒火,你要是去了下面,不仅要弥补自己的过失,哪来还有时间和魏丑夫谈情说爱呢?”
齐宣太后听后连连点头,魏丑夫由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是《战国策秦策》上记载的关于秦宣太后的风流韵事,历史上的秦宣太后绝非寻常女流之辈,她手腕强硬,心思细腻,政权稳固,从降服义渠王的经历便能体会。
义渠国与秦国的恩怨情仇
芈氏原本是楚国的公主,地位显赫,样貌出众。为了巩固政权,楚王将她许配给了秦国成为了秦惠文王的宠妃,史称“芈八子”(八子是秦、汉皇帝侍妾称号。地位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七子、长使、少使之上)。
芈八子为秦惠文王生下了三个儿子: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
那时候,秦王后十分忌妒美貌出众的芈八子,认为将来她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将其长子公子稷和芈八子送到了燕国,避免未来公子稷与自己儿子抢夺王位。
无独有偶,秦惠文后和秦王后的儿子秦武王嬴荡为了向众人展示自己强大的武力,在公开场合进行举鼎,结果自己却体力不支,沉重的鼎掉了下来,当时就把嬴荡给砸死了。
嬴荡没有儿子,皇权归谁成为了各王争夺的重点。
赵国和燕国关系不错,赵武灵王就充当了和事佬,派出部队把芈八子母子送回了秦国,为了争夺皇权,秦国出现了“七公子之乱”,芈八子和自己弟弟魏冉凭借铁腕手段夺取了政权,推选了自己的儿子公子稷登上了王位,史称秦昭襄王,而芈八子顺理成章成为了秦宣太后。
此时,秦宣太后急需稳定政权,而义渠国便成为了她的心腹大患。
义渠国原来与秦国边疆接壤,早在商代以前,义渠民族便是西部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殷商时期,他们同陇东的狄族后裔互相攻击,不断争夺领土,到了西周末年(公元前772年)义渠戎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管控,正式成立义渠国。
秦国原本只是为周王室养马的民族,后来分封到西戎之地,与义渠国接壤,因为领土问题,两方经常发生矛盾,公元前650年,义渠消灭了北方部落,开始向东发展,与秦国发生战斗,义渠曾经被秦军赶到渭河下游,但依然不服。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采用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国,开拓疆土数千里,遂霸西戎。
公元前444年,秦国再次讨伐义渠,甚至把义渠的首领都俘虏了回来。
不过义渠这个部落相当有血性,堪称打不死的“小强”,部落准则为“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尽管屡战屡败,但他们意志依然坚定,始终寻找时机再次对决。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势力迅速壮大,秦惠文王时期,秦军乘义渠国内乱不止,起兵攻打义渠,在这种形势下,义渠不得不臣服于秦国。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动合众联盟,五国联军起兵函谷,秦国为此投入中原大战,秦惠文王派出使者拉拢义渠王,但义渠王并不领情,依然与北方几国联合,攻占秦国,收复失地。
秦宣太后主动献身,将义渠国为己所用
秦国和义渠国的战争接连不断,秦惠文王在世时义渠国虽然被迫再次投降,但依然等待时机再次“谋反”。
公元前306年,义渠王借助秦昭襄王继位的时机,来到咸阳进行朝贺。
他进入咸阳有两层目的,一是表示自己的祝贺,以尽君臣之礼,二是义渠王趁此打听朝中动向,以此权衡是否继续独立,还是配合山东六国发动攻击,取而代之秦国。
秦宣太后得知义渠王来到咸阳,洞悉了他的目的,秦宣太后知道义渠族的生活习惯,环境与秦国都不相同,无法短时间消灭,为了避免秦国腹面受敌,秦宣太后采用了代价极小的怀柔政策,将自己作为诱饵送到了义渠王的床上。
秦宣太后此举换来了41年的执政期,秦朝也由此确立了大一统格局,这是秦宣太后为秦国做出的最大功绩,此后,她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称帝,五国讨伐秦国,秦宣太后以形势紧要为理由要求义渠王交出虎符,调动三万义渠国将士归秦国调遣,解决了最严重的外患。
公元前274年,与义渠王生活了34年的秦宣太后在甘泉宫设宴邀请义渠王,没想到义渠到达之后竟然直接被灭口,估计义渠王死都想不到夜夜侍寝的秦宣太后会如此狠毒吧。
义渠王死后,秦宣太后带兵消灭义渠国,设立陇西、北地、上郡,这三郡皆归秦土,所属国民皆被秦人同化,逐渐融入中原,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秦宣太后相好34年后对义渠王痛下杀手,他两个儿子去哪儿了
那么义渠王与秦宣太后的两个儿子最终去了哪里呢?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
两个儿子出生年月应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义渠王死时,他的儿子年龄应该在26岁左右,由此推断他们的去向有三种可能:
秦宣太后是一位成熟且优秀的政治家,他明白生出两个儿子只为讨好义渠王,义渠国灭亡之后,两个孩子失去了价值,肯定要被杀死,因此如果孩子在秦国必然直接被杀死。
如果按照年龄来算,留在宫中被杀死必然会有记载,但奇怪的是并无相关史料显示处死了两个儿子,而且这个年龄肯定有了儿子(甚至孙子),如此庞大的斩首行动不可能没有记录。所以根据男权社会的地位来看,义渠王的孩子很可能被接回了义渠抚养长大,未来让儿子继承王权。如果这两个儿子在义渠国长大,那么他们一定融入了义渠部落,在秦军攻打义渠区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拼死作战,因此死亡的可能性极大。
古代医疗条件不好,孩子夭折死亡率极高,因此也不排除孩子早早死掉,因此史书并无记载的情况。
结语:
不管怎样,秦宣太后在生活上尽情款义渠王,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这都是劳苦功高的表现,但对于沉迷权势的秦宣太后来说,义渠王不过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人,当秦国统一了六国,义渠王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因此被杀死在甘泉宫中也在情理之中,而义渠王的孩子此时已经不再重要。
秦宣太后在晚年还要处死自己相处了34年的老情人,这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而秦宣太后却可以毫无顾忌地完成这项任务,由此看出秦宣太后手段毒辣,心思缜密,也难怪她能统治秦朝41年啊。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大秦宣太后是何人?
话说她也算得上是历史上那个千古皇太后第一人,与秦始皇也有很深的渊源,她是秦始皇高祖母的存在。
虽然她作为一介女流,但丝毫不妨碍她间接控制掌管朝政40余年,尽管甘为人妻,忍辱负重30年,但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国家统一,牺牲自己亲骨肉的行为,也属实让人称颂。
可能今天我们看起来未免太过残忍,但在当时却是极为明智正确的抉择。 看似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唯美爱情,实则是一场牺牲青春为代价的滔天骗局,演技之深,以至于让她自己也成功融入自己安排好的剧情之中。
义渠王是何人?
也算是在秦惠文王执政时期作为当时少数民族部落义渠人的首领,他们作为匈奴人的一个分支,骁勇善战,让当时的执政者头痛不已,常年活动在陕西北部一带,在甘肃的东北部,还有宁夏地区都有分布。
他们擅长于马上作战,骑射本领更是一流,对于秦国的袭击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最终还是被秦惠文王和宣太后抓住了机会。义渠人就因为一次内乱,让秦国人抓住可乘之机,秦惠文王立马派兵出征,趁乱攻击义渠人,使得内忧外患的他们根本无法招架,当时的义渠王只得同意秦国的要求,俯首称臣,才得以让秦国撤兵,最终双方也达成一致共识。
但这短暂的和平仅仅持续到秦惠文王去世前。
秦惠文王去世,秦昭襄王即位,但当时的一句王对秦昭襄王并不感冒,何况当时实力强盛的他,也不再甘愿做秦昭襄王的附庸。
而这时候不得不佩服宣太后的谋略。 一兵一卒都不浪费,直接让义渠王再次甘愿为臣长达30余年之久,还主要归功于宣太后,拿自己的身体作为代价,成功博取了义渠王的信任。
当然,根据《后汉书》记载,主要是说宣太后将义渠王诱杀,而在《史记 匈奴列传》中,却说宣太后是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个儿子,具体关于这件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提前有计划的预谋,但也有人认为,是宣太后为了保全性命的万全之策。但综合最后表现,宣太后还是更忠心于大秦的。
话说在宣太后与义渠王恩爱交好的这30年间,两人也积攒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共同生育了两个儿子,究竟是两人的情感结晶,还是政治需要,也可能只有宣太后心中最明白。
尽管两人这种奇葩的关系,但却最终还是没有受到舆论的制裁,孤儿寡母当政确实不易,能够用母亲的牺牲换来义渠王的安定,属实需要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儿子成长得更为强大,她这30年甘为人妻,也最终避免了亡国的厄运。
但其实大家更为关注的焦点就是,同样与义渠王生下的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确实是出于政治需要,也不排除深宫寂寞的安抚之意,但两人难道真的一点感情都没有吗?
究竟是假戏真做,还是以假乱真迷惑义渠王内心,其实从她和义渠王,两个孩子的最终命运就能看出端倪。
两个孩子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成了这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至于以怎样的方式死去,才更值得我们探究。
按照宣太后当时和秦昭襄王的想法,宣太后用身体换取义渠王的信任,秦昭襄王必定会借机,扩充自身实力,削弱义渠王的控制范围。
母子二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很精明,但义渠王也绝非等闲之辈,明知此事有蹊跷,但他还是在宣太后的石榴裙下沦陷了,相信起初母子二人定然是想将义渠王尽快除之而后快的,但是义渠王出于为自己考虑,也还是让宣太后怀上了自己的骨肉。
义渠王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他们母子二人想要,不费一兵一卒让自己归顺,反而不如自己将计就计,如果能够让宣太后怀上自己的孩子,那将来政权花落谁家,自己也算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无论是自己掌权,还是让自己的儿子成功长大,继承皇位都无可厚非。
双方的博弈也就此展开,本来简单的政治问题,却因为感情让本来势不两立的二人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于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有中途夭折一说,也有被秦昭襄王趁机谋杀一说,之所以这场斗争,拖了30年之久,也与宣太后内心对于这两个孩子的特殊感情有关。
当时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也确实是53岁了,秦昭襄王等不及了,本来义渠王该死,这两个孩子也不应该出生,如果站在秦国的角度,宣太后和秦昭襄王,也算是相对仁慈的了。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宣太后芈八子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昭襄王的生母,惠文王的嫔妃。芈八子是个传奇女人,她以位份不高的“八子”,一跃成为秦帝国的太后(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太后尊号的女人),并执掌王权长达36年之久。
芈八子与秦惠文王生有三子,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芈八子居然还与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与秦始皇生母赵姬一起,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名产子的太后。
赵姬与嫪毐所生的儿子,史书有明确交代,被秦始皇扑杀。宣太后芈八子与义渠王的两个儿子是什么结局,史书却一字未提。那么,这俩孩子哪里去了?有人说被杀了,是这样吗?
义渠王是谁?哪来的胆量跟一国太后勾搭上?
义渠国是生活在秦国北部陇山附近的一个草原部落,这个部落从西周时期,就不断与周王室发生冲突。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犬戎杀害,义渠人乘机建国独立。
义渠国就像一块皮癣,让秦国寝食难安,他们会经常趁秦国与中原争霸之机,从背后捅刀。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孙衍组织魏、韩、赵、楚四国攻秦时,义渠接受四国贿赂,在函谷关大败秦军。
秦国也数次打击义渠,不过这家伙就像“小强”,生命力极其顽强,总是一次次死里逃生,又慢慢恢复元气,继续跟秦国开杠。
跟芈八子“搭伙”的义渠王,是义渠国最后一位国君。惠文王在世时,把义渠国打了个半残,义渠王被迫对秦称臣。昭襄王即位后,义渠王来咸阳庆贺,正是这个机缘,他结识了芈八子。
芈八子深知,义渠人的生存环境和习俗,决定了它很难被一巴掌拍死,最现实的策略就是拉拢。拉拢需要付代价,芈八子的代价冠绝历史,她把自己当贿金,送到义渠王的床上。
义渠王乐懵了,世上还有这么罕见的贿金,还当什么王啊,从此义渠王乐不思蜀,留在咸阳宫做了一名“太后后”。光阴冉冉,一转眼二人还连生儿子。
若干年后,芈八子突然翻脸,把义渠王杀死在甘泉宫,同时发兵草原,直接灭了义渠国。从此,大秦的这块皮癣病彻底好了。因为这段历史,芈八子也被称为史上最尊贵的美女间谍。
第二年,芈八子把朝政大权还给了儿子昭襄王,自己颐养天年去了。
奇怪的是,史书并未交代芈八子与义渠王的两个儿子下落,他们不经意来到人间,又悄悄地消失了,难道真的被昭襄王灭口了?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人们想当然地以为,昭襄王一定容不下异母弟弟,他为了自己的王权和尊严,必然会像秦始皇一样,除掉这俩“孽种”。
义渠王来到咸阳的时间在公元前306年,被杀时间在公元前272年。这一年,芈八子约68岁,二人已经同居了34年。
义渠王活着的时候,昭襄王肯定不会有机会除掉两位异母弟弟,否则义渠王一定会翻脸。所以,只有在义渠王死后,他才有机会下手。
按正常情况推算,这两个孩子应该出生在公元前300年之前,也就是说,假如他们活着,义渠王被杀时,他们应该是而立之年,忙得快一点的话,他俩都已经当爷爷了。这种情况下,昭襄王下刀,得砍一串,历史不会不留下痕迹。
再说了,芈八子舍得杀老情人,未必狠下心对儿孙下手吧?昭襄王看在母亲的份上,也断然不会下此黑手。
有人说,当年秦始皇不是摔死了异母弟弟嘛。情况不一样,当时的情况是嫪毐作死,他起兵反叛,直接威胁到了秦始皇,而义渠王既没权,也没有任何反叛的迹象。
我个人认为,史书之所以没对这两个儿子留下记载,很可能是夭折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对男女之事没有那么严格的道德约束,可毕竟芈八子的身份太特殊,孩子被流产或夭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一种可能性也许更大,即这俩孩子被义渠王送到了义渠国抚养。留在甘泉宫,孩子没名分,回到义渠,他们就是王子,这个选择其实一点不难做出。
------------------
推荐阅读:
《笑傲江湖》里,为什么大家都去抢《辟邪剑谱》,宁愿自宫也要练,却没有人抢《独孤九剑》?
上一篇:跨境电商现在这么火,真的好做吗?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