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撒大网似的到处投资?
美国的科技巨头如Google、Apple、Amazon和Facebook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确实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它们的投资策略可能与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市场饱和度:美国科技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领域已经相对成熟,巨头们可能更倾向于在自己擅长且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进行深入投资,而不是广泛撒网。
2. 并购策略:美国科技公司往往通过并购来扩大业务,例如Google收购YouTube、Facebook收购Instagram等。这些公司可能会寻找与其核心业务互补或扩展其产品线的公司,而不是从头开始构建新的业务线。
3. 风险偏好:尽管美国科技公司通常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但它们也可能更加谨慎地管理自己的资本。相比于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投资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政策风险,它们可能会选择在已知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更稳健的投资。
4. 资源分配:美国科技公司通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多个业务,需要平衡不同地区的投资,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它们可能会优先考虑在那些对自身增长至关重要的市场进行投资。
5. 监管环境:美国的监管环境相对严格,特别是在数据隐私和反垄断方面。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投资决策,使其在扩张时更加谨慎,避免触及法规红线。
6. 文化差异:中美两国的商业文化和市场环境存在差异,美国公司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来扩大影响力,而非直接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般性的解释,并非所有美国科技公司在所有情况下都遵循同样的策略。每个公司的具体投资决策取决于其战略目标、市场机遇和风险评估等多种因素。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撒大网似的到处投资?
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大网似的到处投资,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市场结构和规模不同 。美国是一个相对成熟和庞大的市场,美国科技公司在本土市场已经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商业机会。相比之下,中国科技公司可能更倾向于寻找国际市场的机会,因为中国市场虽然庞大,但竞争激烈。
法律和监管环境不同 。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美国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可能面临更为复杂和严格的法规,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国际扩张策略。
文化和语言差异 。中国科技公司可能更容易适应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因为它们有更多的本土资源和了解当地市场的能力。美国科技公司在进入其他国家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本地化努力。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撒大网似的到处投资?
美国的科技巨头通常注重专业,在进行并购和投资时,主要是围绕自己的主营业务进行,大多都是在相应的领域进行并购投资,很少有大规模的跨行业投资并购。并且科技巨头间的主营业务基本没有重叠,在对外投资时,冲突和竞争较小,所以几乎没有太多跨行业的巨型并购。
美企在投资领域更为聚焦,比如亚马逊专注投资电商领域,苹果喜欢对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进行并购,谷歌(Google)的围绕搜索技术和广告技术、以及流量入口,Facebook专注于社交领域和新兴的VR/AR,而微软Microsoft的布局集中在企业端和生产效率软件上。美国法律对技术创新的保护程度很好,创业中的互联网公司有新的技术或想法,不用担心被盗版,也不存在因为资金资源上的不足被击垮破产的风险。而国内的的创业风险比较大,类似的创新想法可以被克隆,所以被收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我国的互联网市场潜力巨大,需要跑马圈地为先。阿里由电商发家,涉足金融保险、教育医疗、交通城管、未来科技、文化娱乐等行业。腾讯由社交起步,在社交、手游等方面无人匹敌,支付体量直逼阿里。2017年阿里投资了79笔,并购金额约为898.54亿人民币,投资活跃度已经超过很多一线VC。而腾讯投资了113笔,文化娱乐项目最多,是国内投资布局最多的公司。在押注未来的风口这件事情上,谁都不敢松懈,未来还会继续以跑马圈地的态势发展。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撒大网似的到处投资?
因为社会环境不同,中国的大企业基本无法避免“尾大不掉”“冗长繁杂”的命运。而垄断则是美国科技巨头惯用的打法。
AMD和Intel并驾齐驱地垄断计算机CPU技术;微软则选择垄断操作系统,不管你再厉害的软件没有系统也是免谈。而且美国独霸鳌头的企业代工厂遍及世界各地,但却无法被复制。
显卡都是别国代工,但核心技术在本国;微机主板让对手代工,但核心芯片组技术窥探不来。美国的科技巨头都是走向国际化靠的是低工资成本带来的价格落差。价格差越大的,冲击力就越猛,发展速度就越快。
荀子在《劝学》里就表述过了:“縢蛇无足而飞,鼦鼠五技而穷”。行事应该把目标集中到一点上,不专不精,样样都是“半瓶子醋”,对于靠“技术”吃饭的来说是大忌。
而阿里和腾讯不同,技术和生产都在自己这里,价格差一下子就达到饱和状态。可技术的投资又得上台阶一样只升不降,所以必须用从别处投资赚来的钱作为资金周转和研发成本。
美国科技巨头只需要一技之长就可以支撑整个企业,说明人家该技术已经无可取代。中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现在还在奋力赶超,各种技巧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这也有利有弊,但阿里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已经公司分成好几块来管理,每块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撒大网似的到处投资?
美国的垄断法非常严格,公司的面越广,风险就越大。另外由于商业理念的问题,他们更喜欢聚焦,把公司的事都当事业,希望的是不断提升做大,所以一般只收购会对自己未来有帮助,或者有威胁的公司。而国内的科技公司准确来说都算不是科技公司,就是商业公司,利益才是重点,所以到处投资无非是护城河,另外风险分散。也许他们自己对自己主营的事业都没有信心。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不像阿里巴巴和腾讯那样撒大网似的到处投资?
没细看其他答案,但是姑且全盘否认。因为这个问题是mba课的经典的问题。所以不接受反驳。
MBA中有一个名词叫做 agency problem. 在美国的商业案例中,有的ceo会选择在业绩比较好的时候把利润投资出去,这样交出来的报表不会特别的好看(因为太好看的话。CEO下一阶段的任务会更重)。而投资出去的钱在未来会收回来,这样有助于未来报表的好看。这种问题share holder是非常不爽的,因为这不符合share holder的利益而只符合CEO的利益。所以这种事情被定性为CEO愚弄share holder。如果一旦发生这个人基本就进了所有企业主的黑名单,相当于职业道德质疑。
那么如何界定一笔投资是不是agncy problem。MBA中有一套体系来专门计算一笔投资是不是真的会给企业带来利润。在此不赘述,如果计算的结果是正的,那就说明投资可行。那么问题来了,那岂不是所有懂这一套的人都会去抢能带来利润的投资项目从而使得价格升高到没有一丝利润为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笔收购对于不同的企业价值是不一样的的。比如说对于沃尔玛而言,一家肉类加工企业的价值要高于它的市场价(股价),因为它自己可以决定多进口一些这个肉类加工企业的肉来使得双方收益(事实上他们也正在这么干)。而对于腾讯来讲,这个肉类企业的价值就很低,因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买一些肉发给员工来创造更多的利润。
解释到这里可能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并购案的购买价格会高于股价(因为会有多的利润产生)。为什么Share holder会痛恨agency problem(因为亏大了)。那么回到中国,请问各位中国有这么些门门道道什么share holder的利益要高于企业利益高于CEO的利益吗?当然没有。所以一切都不适用
中国公司疯狂并购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有利润。第二,忽视share holder的利益,企业利益高于share holder的利益的结果。 第三,防通胀。案例请参照腾讯收购supercell. 最后的成交价格竟然是低于当年的股价的。并且在一年之后supercell的股价跌破收购价都说明并购的失败。所以只有什么也不懂的中国企业在胡乱买买买。
最后一个问题,美国企业在同样的地步会怎么选择。这个问题的前提会有两种,第一,这种事情发生在美国,当一个企业利益很高不知道怎么花钱的时候,最好的选择是分红给share holder,让人家自己决定自己钱的归属。第二,发生在中国,那么我觉得钱在手里烂掉并不比瞎收购要好,所以他们也会疯狂并购吧。
------------------
推荐阅读:
原来农村有一种植物叫荨麻,碰过它的人还会有记忆吗?知道有什么用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