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聃)所著的一部经典哲学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哲学洞察力和富有诗意的语言,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宇宙生成、社会发展、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道理。
《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计81章。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 “道”与“德”:《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概念,探讨了“道”的本质和作用。“道”被描绘为宇宙的根源、万物的本源,是超越时空、无所不在的力量。而“德”则被理解为顺应“道”而生的个人品质和社会规范,表现为个体与自然界及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
2. 宇宙观与自然法则:书中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世间万物皆应遵从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应和谐共处,不应强行违背自然法则。
3. 政治哲学: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认为理想的统治者应顺应民意,减少干预,以达到国家安宁、人民富足的理想状态。
4. 个人修养与生命哲学:《道德经》提倡谦逊、柔弱胜刚强、知足常乐等美德,倡导人们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宁静和和谐,实现生命的超越与升华。
5. 辩证法思想:书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规律。
《道德经》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被全球读者广泛研读和讨论。其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
《道德经》主要讲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包括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从中学到。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在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道德经》原文,以更好地理解其主旨。
➩《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
醍醐灌顶,山村破道观里一位老道士,给我讲《道德经》讲什么,说得玄乎其玄。
有时候一些小山村里,也有些修行的人,有点见识,我常常在这种小地方,碰见一些道士和尚之类的,他们说出来的话,虽然不一定对,也没有什么专业学术性,但是却视角不太一样,总是能给我带来一点益处。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一个小山村访友,我那位朋友在城市过了一些年就搬到了山村里隐居。我去探访他,他告诉我,这里有个小道观,有点历史了。他知道我对这些有兴趣,便要带我去游玩。
我欣然答应,和他一起前往,走到一个偏僻山坡上,几颗松树之下,有个破旧的小道观。看起来斑驳老旧,红漆剥落褪色,木柱子裂纹无数,灰砖老、苔藓厚,一只乌鸦立墙头。
我说:去哪里找这种好的地方啊,我最爱这样的老旧道观了。
朋友笑话说:你这样的老古董,未老先衰,痴迷老破小,真是没救了。
我们走近那个道观,牌匾上写着:天真观。
左右一副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朋友说,这道观至少都有1000年了。现在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香火,都是本地人,初一十五,过
去上上香,平时没事过去抽个签拜个太岁。里面也就三四个道士。
我们走进去,那道观里面虽然很旧,可是还算整齐,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供奉的都供奉
上了。
香火虽然不是很旺,但也不影响这个道观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侧面的太岁殿,那里供奉着所有的太岁将军。
我正在逐一参观。忽然看到后面坐着一个老道士,他正在打瞌睡。
他桌上放着一本书是《道德经》。
我走过去惊动了这位老道士,他睁开眼看到我和朋友来了,马上坐起身说两位拜太岁吗?只要8
块钱。
我一看这老道士怎么开口就要钱,我说:给钱可以,你给我讲讲道呗,讲道讲的好,就给钱。
他一听摆手道:那还是不要给钱了,道讲不来,道哪里能讲的了?
我一听觉得,哎呀,这位老道长话里有话啊。不错,我好奇心来了,这一定有点路子。
我便收敛了不礼貌的态度,向他行礼稽首:福生无量天,老道长啊,你就慈悲,给我讲讲你桌子上这本《道德经》,这本书是说什么的?
老道长笑了笑对我朋友说:你这带的城里来的人啊,不好对付啊。
我朋友说:老道长,他是这样的毛病,但是你念在他好学的份上,给他讲讲吧。
老道长笑着说:那好吧。我就讲讲。这本书啊,我也看了几十年了,虽然没有看懂,但是以我的个人理解,
我感觉这是老子的一本阐道说明书和修道指南书。
阐道,是他对道的阐释阐发,但阐释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头得到指南。因为他同时也把修道的方法说明了。
我问:阐释道,我也知道,我就想知道,老子是如何阐释道的?
他说:老子用他清静德性的智慧流露,以最为简洁的文字、精要地阐释道的体和道的用还有道的象,整体来看,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和德。道是本体,德是道的用、象。是为道德。
一个修道之人,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道,了解道的体,道的本质是什么,即使我们没有悟道,也可以从理论上,先了解了解。
故老子先提出道的体,他先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马王堆版本是非恒道,似乎更合理,恒即是恒固不变的。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
这个东西不是靠一般的语言和思维可以理解和描述的,但是后面还有几千字那是干什么,就像释迦牟尼说不可说,却洋洋洒洒说了四十九年。
老子也一样,可道非常道,但也必须道一道,否则大家都不知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你看这一段,他把道衍生世间万物的情况简要说明了。这就是道用的初步和基本。道这个东西,是最本质的元体,不可说不可道无法描述无法概括,没有形象没有状态,不动不摇不生不灭。
它又是怎么生发万物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万物是它演化的,怎么演化,生一,再二到三和万物,这句话我们看惯了不觉得他有多么了不起。
外国人还以为有个上帝在造人星期天还要休息一天,老子先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主宰神,万物是怎么来的,是道生的,这个生,可以叫做演化、也可以叫做呈现。
老子实际上是个亲证的生命大科学家,不过我们把他当太上老君神来膜拜。
道生一到万物,这里看似是说的次序,从一开始,依次到万物,可是,一是什么?一其实就是生万物,这个次序只不过是老子表述的次序,他不是说一来生万物,而是万物同生的意思。
庄子说的更明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老子说的这个道生一,不是说生了第一个动静之相,就生第二个动静之相,而是说道生的初一元。
是从无到有的开始基础。其主要含义是 “一元”的意思,也有开始、第一、一个整体的意思。
一生二不是说第二个,是说阴阳两仪,和易经里的太极生两仪类似。所以老子接下来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而呈现出三和万物。
“元”包罗万象,包罗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量质,它是一个整体,是脱离母体的道的第一因。这个第一仍然不能理解为次序,而是无始无终的第一因,是整体的基本的第一因。
所以我们道家修行讲抱一、守一、都是在探索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和我们的生命也息息相关。我们人和天地万物一样,都生于这个一,也可以回归到这个一。回归到这个一,就近道了。
但一还不是道,道是连一都没有连无都没有的那个,还有个一,当然还不是道。
老子在《道德经》里对这个道啊一啊,做了无数的阐释,可以说从各个角度,来说明它。比如: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無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些内容,参透一二,足够一生修行了。不过即使我们天天读它,也不一定会有什么感悟,还是要到过日子里面,去感悟才行。
其实《道德经》用三个佛教的字来说,很有意思,叫“妙观察”。一个人修行或者想悟透天地之道生命之道,要有妙观察。妙观察就是一种洞察力、一种观照力。老子用这本书,待我们妙观察,去了解道的体和用。
核心修行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
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看这段,这是道德经里比较明确的修行方法。致虚极和守静笃,是一个什么状态,就是静下来到极致的状态,这个极静,不是什么都没有啊,而是万物并作的大本体。
所以致虚极和守静笃,是告诉我们,身心达到极静,不是一片死静,要清清楚楚明明朗朗,朗照万物并作的地步。
观复,就是观照朗照万物的演变,万物芸芸众生都可以归根,归什么根,生命之根啊,这个根在哪里,在我们自己那里就有,我们是和万物同根的,所以我们通过观复而归根,才能达到真正的静定,也就是生命的本源,这才能彻底了解万法和生命之常,才叫做明白了。
修行在于修心、修什么心,修清静心,什么是清静心,就是致虚极后朗照万物芸芸的那个清静,因为朗照万物并作,却不随其乱走,才可以叫做守静笃。
笃定就是定力,什么是守静笃,也就是佛家讲的对境不生心。儒家讲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是对境界变化不产生分别心,也就是守住了这个清静的笃定。致虚极是止,守静笃是定,修止修定,同样是道家的修行路子。
什么是老子说的定,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也就是任何境界和变化,都在朗照里归元,归到那个无为本元去。也就是不为物事境界所动,也就是佛家的禅定。
修行方法具体操作是啥?吾以观复四个字说完了。静心观照一切变化和境界的本源,复是本源的意思,所以道家的观复,就是佛家的妙观察,就是观照。也是静心的核心。
这段话虽然简单,但是参透了好好搞,效果非常大。道家的很多经典、都是从这里头演发出来的。
老子还有更多进一步的方法和阐释,比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这叫做希夷。什么又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呢,就是眼根看见诸象,不以之为见执,耳朵听见万千声音,不以之为闻执,这个希夷法,也是妙不可言。
我们平常看东西,一眼之下,见执立马生起来,看见漂亮的异性,心动小鹿乱撞,看见钱财,口水直流,看见什么心里马上攀援上去。听到好话得意忘形听到骂人哭泣忧郁,
这是人受困于见执和闻执,如果能做到视之不见名为希的希,听之不闻名为夷的夷,才会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功名利禄恩怨情仇里得以自在逍遥,不被这些捆绑羁绊。
老子又提出最佳比喻——水。
老子怕我们不懂道的特性,不懂道的德性,他用水来作比喻。
说出了伟大的四个字:上善若水。
水为什么有道的德性,因为水是纯净无相的,掺点泥沙是黄河水,清朗的是长江水,加点肥皂是肥皂水,起点波浪是浪涛水、涟漪是波纹水,高处流下是瀑布水、潺潺涓流是小溪水,流淌在阴沟里是污水、在人体里是体液水,它无处不在随缘起用,没有任何分别。
但是最后究其本质,还是水。
正如道和道生发的万物一般,道体是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而万物则有形象有生灭,这如同一潭净水是道体,因风起浪或涟漪波纹,是万物之相。
这就是上善若水的真实含义。我们懂得了水的德性,就明白了道的德性。我们就不会总是把波浪涟漪当成永恒,把沟渠江河当成永恒,只有水才是永恒,波浪和涟漪,沟渠溪流瀑布,只不过是因缘条件产生的暂时现象。
老道长说到这里,笑着说:今天口干舌燥,瞌睡来了,贫道也要睡午觉了,道德经说不完,太多内容太多奥妙,你们就先自便吧。说完老道长一拱手,闭起眼睛休息起来了。这时一阵小风吹过,他桌子上那本道德经忽然自己翻开来,那一页正好是上善若水那一页。
我听得正在恍惚入迷,忽然停住,已茫然。我情不自禁拿出钱包,掏出两百块钱放在桌子上。老道长闭着眼说道:只收八元,其他拿走。
➩《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
老子《道德经》是“人君南面之术”,它涵盖了经国之道、统御之术、修身法要。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人,是中国思想文化之元祖。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先秦诸子百家,而且也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经常说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见素抱朴”“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等,都是老子《道德经》的名言。下围棋、写书法的人都知道“知白守黑”,这也是老子《道德经》告诉我们的;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这些思想的原创者,都是老子《道德经》。所以曾国藩颇有感触地说:“一日不读老庄,身上就充满酸臭之气。”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其深厚的国学功底是分不开的。
《道德经》原名叫《五千言》,后被称为《老子》或《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是韵文哲理诗体 ,读起来朗朗上口。《道德经》作为“万经之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详细阐述了道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一、老子的宇宙观
《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超越天地、独特而完整的“道生万物”的宇宙观。老子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是没有意志的,对万物没有偏爱和憎恶之心,不会刻意去帮助谁,也不会刻意去伤害谁,一视同仁,绝对平等,任凭万物自然生灭。老子的宇宙观,是他对人类社会最伟大的贡献,大致可分为宇宙的本源、宇宙的生成、宇宙的运动三个方面。
在老子看来一切自然、社会和人世中的事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诸如大小、多少、轻重、静躁、黑白、美丑、善恶、贵贱、贫富等等,莫不是相反相成、矛盾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我认为,老子的宇宙观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二、老子的认识论
老子的认识论是建立在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宇宙论的基础之上的,在宇宙论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据;在认识论中,“道”成为认识的终极对象和归宿。老子认识论的丰富思想,都是围绕着“道”这一轴心展开的。《道德经》开宗名义,用“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警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1、名可名非常名
一个名词,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这个名词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纠结于名词本身,你永远都无法掌握内在的实质的东西。名词是方便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规律而产生的,我们只有抛开那些表面的名,才能看到里面真正的东西。
2、我们活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
我们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意志和表象,构造了我们自己心中的世界,并活在自己构造的“概念世界”里。
老子告诉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概念名相,其实都是人自己主观创设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过分执着这些名相,没有实际意义。可是我们却不认为心中的概念世界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我们坚持认为这个虚幻世界是“真实”的。
人一旦沉迷于表象的世界,就会执迷不悟,为名所骗,为名所累,贻害无穷。
其实这不难理解:我们“喜欢”住豪宅、坐豪车、穿名牌、吃盛宴,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本身,而是喜欢它们所代表的各种概念——财富、高贵、品味、身份、地位等等。网上有篇文章: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面积都是空闲的;一堆工作人员,70%是不专心干活的;一座商城,70%的人是闲逛的;一大叠报纸,70%是不用看的。结论:生活要简单明了。常言道:“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我们为什么很忙,很累,身体不好,总是遭遇坎坷和痛苦,因为我们在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被个人有限的认知所困,我们总是想为了自己而做事,如果继续下去,人生就是苦海。
三、老子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生价值、目的、意义、道路等观点的总和。内容包括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等。老子的人生观就体现在“德”上,主要集中在四个字上:
1、清:干净、澄明、清澈、宁静,心无杂念,无有挂碍,宁静致远。
2、虚:虚怀若谷,谦虚。
3、卑:善于处下、低调、韬光养晦。
4、弱: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道德标准——人生“三宝”,就是“慈、检、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应该是老子人生观的总概括。
“慈”,应当理解为慈爱,无私之爱;
“检”,是检点、检查的意思,要随时随地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
“不敢为天下先”,是不称霸、不当头、韬光养晦。为人谦和一些,遇事忍让一些,在利益面前手伸得短一些,在名誉地位面前退后一些,为人处事时时处处淡泊一点,都应是“不敢为天下先”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老子的价值观
老子在物质追求方面提倡节俭、寡欲、知足常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消除企图心、名利心。
五、老子的治国理念
以正治国,自然无为,以民为本。
老子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座最重要的宝藏,每个人读《道德经》,都会读出一个不同的“老子”。古往今来,注解老子《道德经》的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本文是自己多年研读《道德经》的一点心得,与有缘人共勉。
➩《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
在讲天道平衡法则。
天道忌满,满则盈,天道盈,盈则败;物极必反。
老子曰: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又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此为《道德经》之魂矣!
➩《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
道德经是古代的思维辨术哲学,看起对世间的事物都写得很全面。天地,人事,物质,特别是对人的处世,修身等等。其实内容却有形而上学的意境存在。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从中可以看出,它开始就写得深奥,说明了是玄之妙论。
道德经是用一种非常的臆测起源,以人的处世与宇宙的终极共同存在之间的关系而论理。比如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这种顺遂探讨的范畴来形容,这是个美好的愿望。其实这只是一种孤立静止的片面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只看到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没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没看到事物发展的中间还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和整体的因索存在冲突根本性质的变化过程,应该说这是一种不负实际的意识形态而论。
道德经还过分夸大人的意识作用,和人的意识修养,在没有事实面前强调人的作用,强调客观无变的规律。认为天神的绝对精神理论。包括超越世间存在的时空能量,因果因素,以抽象的概念意识推崇道德理论。这些意识理论进入了形而上学的范围。
形而上学是: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德。道是指宇宙的本源,以冥冥的上界统领下界,先有道后才有德。这些现象概念,是指任何事物无法用经验,或证据的情况下,和对人的意识论理都是属于抽象的理论。
道德经根源来于易经,可是易经有八卦,爻辞求证理论。道德经只是以虚淼的意识形态来作为论据,完全是抽象的本质和道理,脱离了实现的具体,个体,人与事情的实际物质概念。
现在应该不再可能用古代与中世纪的方式来定义。新的问题不断进入实现,更需要综合社会发展,本质及人的思维进化,和宇宙之间的实质变化探讨而论。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有人认为退休就是消磨时间,有人认为退休就是幸福度晚年,你怎么认为?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